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学管理>>教学活动>>阅览文章

教学视导提质量,课堂教学求实效——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视导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11 8:49:45阅读数:737作者:朱露



为深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情况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教育能力和教育素养的提高,进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2023年124至12月6日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教务处对四年级的部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视导活动。

语文

《出塞》是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虽然篇幅较短,但是也考验学生对节奏感、大意、情感的理解。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见吴世元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合理分配。

吴老师巧妙构思课文内容,依据诗意理解的难易程度来划分课时,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已有的学习能力,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尝试借助注释等初步理解诗歌大意,接着进行疑难交流,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借助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并积累古诗。古诗中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需要将朗读教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朗读,在朗读中充分体会情感。首先让学生自读,在读正确的同时整体感知,自悟诗歌大意,吴老师采用范读、个别读、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听中模仿、感悟,感受古诗的韵味。最后关注诗歌情感部分,开头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茫茫大漠之中,切身体会边塞战士生活的艰辛不易,从而知道诗人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IMG_7945

《陀螺》这篇课文很长,如果面面俱到、贪大求全可能3个课时也未必讲透彻。实践也证明“这种鼻子眉毛一把抓”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看得出张妍老师基于教学目标的合理取舍。
   张老师对教材的巧思设计,站在了学生学习体验的角度,让长而散的文本变得清而精,正如张老师所说,要让学生学得方便,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 的就是精炼的两大内容设计: 一是陀螺的特点,二是作者玩陀螺的情绪变化。在让学生找关于陀螺的四个特点的相关语句时,张老师说:“作者非常体谅我们,这些语句全在84页上,一览无遗。”看似无心的提醒,实则是张老师站在学生学习体验的角度,对教材处理的细致而巧妙,避免了翻页的麻烦造成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混乱,让学生学习起来很方便很轻松。

IMG_7950

语文研讨环节

12.7日下午,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四年级语文组针对此次视导进行研讨。此次活动由吕曼琪老师组织。对于张妍老师《陀螺》一课,教师们纷纷提出疑问:上课的重心是放在课后第一题还是第二题,授过课的教师也结合了自己的课堂经验相互讨论,最后张茜老师总结了大家的观点,提出可以将课堂活动简明化,板块之间的目标设计要明确。最后,可以在学完《陀螺》之后,结合交流平台,运用批注方法的实践体会,鼓励学生养成批注阅读的习惯。
   紧接着大家研讨了吴世元老师《出塞》一课。吴老师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杭老师指出:课堂上不应缺少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整首诗意思的步骤,课后的预习也需要在课堂中体现出来。

IMG_256

数学

黄亚晶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认识垂线》这一课,黄老师的这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的知识入手,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衔接准备。黄老师对课堂的把控和驾驭能力十分老练,大胆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例如:在探究什么是垂线时,不断找同学尝试解释“什么是垂线”,即使学生回答错误,黄老师也能收放自如,从容淡定。黄老师的课堂中处处体现着“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最开始由实物图抽象出的三组相交直线,初步了解互相垂直;到找一找身边存在的相互垂直的线及跳远成绩的测量这些都体现出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IMG_7930

刘雯老师执教的也是《认识垂线》一课刘老师以以身边生活为实例,抽象出直线相交成直角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认识互相垂直,再利用垂直的性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刘老师这节课能够把“有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刘老师关注了每一个同学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刘老师通过由浅入深的的作业练习,巩固了孩子们对新知的认识,认识了垂线,利用新知,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IMG_7942(20231205-094429)

数学研讨环节

听完两位老师的课,高稳老师带着四年级组老师进行了研讨评课。大家一致认为黄老师这堂课充满了活力,渗透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课堂中能认真地倾听,自由地表达,灵活地运用,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步步流畅,充分地达到了知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训练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崔瑶老师建议在引入时可以把两项活动进行整合,在判断是否互相垂直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验证,教师可以少一些操作,多一些引导。高稳老师建议刘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把练习题进行一些调整,做到时间分配合理,可以多留些时间进行后面的重难点讲解,并在讲解互相垂直时,可以重点规范一下学生的语言,强调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它们互为对方的垂线。

IMG_256

英语

赵宇老师执教的是四上第七单元How much?(story time)。上课伊始,赵老师利用了节奏明快的chant进行了自我介绍,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了本课的话题:义卖。紧接着,围绕义卖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说一说义卖时需要准备的东西、可以说的话,由此揭题:How much?并以校园义卖为大背景,简单的熟悉句型。在读中环节,赵老师利用看动画、听录音、读课文等不同方式,由浅入深地学习了本篇故事的内容,并利用chant进行复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的拓展环节,赵老师利用小道具,创设了真实的义卖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展示表演。整节课生动有趣,板书清晰美观,学生主体性强,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E0C5C0F939A6111699E734374880E4EB

研讨环节

11月29日上午,英语组齐聚录播教室对赵宇老师执教的这堂课进行了研讨。老师们围绕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高茹老师首先表达了对赵老师运用动画、录音等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赞赏,认为这种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吴思雯老师对于赵老师如何将chant融入课文复述的方式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希望能在未来的课程中进行尝试。张文卉和李林蔚老师则对课堂上的互动游戏和小道具使用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李文迪老师和汤海珍老师特别关注了赵老师板书的设计。他们认为,清晰且美观的板书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辅助,更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记忆的有效工具。吴思思和王梦敏老师探讨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类似的创新元素,以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朱露老师则提出了对课堂流程安排的一些反思,她认为在教学设计上,应当更加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曾文静老师则分享了她对于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赵宇老师本人也在研讨时提供了自己的视角,她分享了自己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的考虑和策略。

在研讨的尾声,全体参与的教师共同认识到,教学创新不仅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激发教师教学热情的重要因素。他们一致同意,今后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8A70D92F8E1DA91482E0C9C9D7AC46B7

本次视导活动不仅为东郊小镇小学的教师搭建了一个自我成长、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质量明晰了方向。东郊小镇小学全体教师将以此为契机,更加潜心研究,实施精准教学,探寻“赋能提质”新路径。

上一篇:深耕细研大单元,教研共进促成长——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音乐组校本教研活动
下一篇:“立冬情愈暖”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四(1)班火锅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