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2/9/18 16:21:30阅读数:1097作者:朱露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提高我校睡眠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采取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保障
(一)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领导
成立睡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安排如下:
组长:茅玲燕
副组长:王爱玲、管清伟
组员:赵秋菊、朱露、赵燕、申黎、祝倩
(二)强化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督导
学校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广泛提高思想认识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我校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确“三个时间”切实保障学生充足睡眠
1.保证学生必要睡眠时间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通过告家长书的形式告知家长,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2.学校作息时间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规定,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息时间。我校学生早晨到校时间为八点十分以后,各班级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严禁以组织晨读等形式变相提前上课时间。
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临时性或经常性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安排好早上执勤教师,强化对提前到校学生的管理服务,切实负责好学生到校后的秩序维护、安全管理;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中午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室内午休。学校要根据季节变化等因素调整作息时间。
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就寝时间
学校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教师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
(三)学校家庭携手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学校要做好睡眠管理的组织者。从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学生睡眠管理实效。围绕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拓展综合性、实践性、互动性课程,让学生学习张弛有度。
教师要做好睡眠管理的指导者。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放在首位;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及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家长要做好睡眠管理的协同者。通过告家长书、家长学校等形式让家长科学地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个体发展情况,避免给孩子增加过重的课外负担,导致孩子睡眠时间不足、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居家作息时间,在保障孩子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带领孩子进行劳动、锻炼、阅读等课外活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主动学习科学的睡眠方法,了解解决睡眠问题的具体策略,提高孩子睡眠质量。如家长也要做到不熬夜、睡觉前不玩电子产品等,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
(四)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
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弹性离校时间,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五)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