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我再吃一碗饭

发布时间:2015/5/6 9:38:32阅读数:1213作者:马星星


我再吃一碗饭

——读《此岸彼岸》有感

马星星

2015年4月23日

        贲友林老师在他的著作《此案与彼岸》中有一篇文章叫《学生必须的“经历”》,贲友林老师借这篇文章向我们发出了“让我们守候、陪伴学生经历吧”的号召。

        按照正常情况,老师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最多的、最精彩的、最与众不同的、最有体会的,用最直接的、最明了、最简捷、最完整的方式交给学生。可这是最妥当的吗?

        前几天我在教学《好学的爸爸》这篇课文时,出现了这样一个小问题。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充电就是再学习呀”。可是不管我怎么讲解“再”的意思,组了再次、再见、再会等等词,孩子们还是表现出不理解。几次之后,我武断的告诉他们只要重读“再”这个字就行了。谁想到,孩子们读成了“充电就是在学习呀”。怎么办呢?束手无策的我只好告诉孩子们,记住在这个地方是表示第二次意思的“再”就可以了。晚上回到家,恰好翻到了贲老师的这篇文章,忽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第二天课上,我先向孩子们用组词的方法“在”和“再”,让他们初步感受这两个字的区别。接着出示两个例句“明明在吃一碗饭”和“明明再吃一碗饭”。让孩子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读出这两句话的区别。最后再出示“充电就是在学习呀”和“充电就是再学习呀”这两句话,让孩子再去读,此时,不需要老师反复的说教,大部分的孩子自己就明白了。

        我们需要逆向思维:不直接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让我们守候、陪伴学生“经历”吧!

上一篇:读《此岸与彼岸》有感
下一篇: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