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读《此岸与彼岸》有感

发布时间:2015/5/6 9:36:47阅读数:1256作者:教科室


读《此岸与彼岸》有感

祝元梓

2015年4月25日

        本学期学期中旬学校为每个数学教师提供了南京市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的著作——《此岸与彼岸》,因此我有幸能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拜读,并走进大师的课堂。

        贲友林老师从教十几年以来在全国各类教育报刊上发表了600多篇文章,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要发表3篇文章,作为我个人来说,这个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同时你也往往能找到无数条借口,把这个任务推到明天、推到后天……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了。 所以我万分敬佩贲友林老师的这份毅力。

        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这些就是我们平常课堂上的所见所闻。贲老师正是抓住了日常课堂的点点滴滴,并把这些意味深长的点滴用笔头记录下来,反复思索,从学生的行为中探究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了解学生。平时,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这些点点滴滴的错误,却没有细心地去追究里面隐藏着的学生的学习心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屡次犯着同样的错误!老师年复一年看到这些错误会觉得很暴躁,很可能失去耐心,也很容易造成教学上的一些小失误。其实,教学反思、手记就是我们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分析,是指引我们今后教育教学的指明灯。每当我们在翻阅备课本时,浏览一下日常的教学反思,脑中便呈现一幅幅教学情境,这可以帮助我们预设学生的一些问题,他们会在哪里迷惑,我们在教学上,应该在什么方面重点讲授,什么方面一带而过。贲友林老师正是因为每一天都在认真记录着课堂上的精彩,教学设计中的失误,才有我们眼前的今天,也正是有他不断的纪录,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坚持,才有今天的成就。

        记录是一种美丽的沉淀,是最朴实的积累。贲老师的书朴实无华没有辞藻的堆砌,没有情节的故弄玄虚。有的只是我们最熟悉的课堂,我们最熟悉的学生,同是数学教师,也同样接触那些教学内容,我也思考,可思考的不够深刻;我也纪录,纪录的却不够有条理。

        书中说到:“教学生活的曲折,丰富,耐人寻味,我们要扎根现实,又创造性的追寻理想......行动,反思,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多了激情,多了智慧,多了艺术,多了创造,”是啊,教育中的美是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的,是要用行动来彰显的。贲老师用他的行动触动着我,他提示了我如何看待教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兴趣,爱好,更是责任。对孩子负责,对教育负责,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也让我深深的领会到: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以更为积极的情感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去对待每一节课,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上一篇:读《夏山学校》有感
下一篇:我再吃一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