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品经典,话教育(二十)

发布时间:2020/2/4 14:56:17阅读数:1266作者:李娜


读《教师专业化理论实践》有感

假中,我有幸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着,书中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谈到专业我们脑海中出现的形象大多数是医生律师科学家等等。的确,与医生律师等很多专业性的职业相比,社会上很多人对教师的专业性颇多微词,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不强。而且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授知识为业的教师越来越失去崇高感和神圣性。当然,人们普遍对大学教师还存着一些敬畏,觉得他们还有专业的深度,而对教师专业性的质疑普遍针对的是中小学教师。比如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上过小学上过初中就具备了当一名小学老师的资格。现在,有很多硕士毕业生选择去小学当一线老师,但不少人认为这是“大材小用”,“没必要”。那么下面我想谈谈我所认为的教师“专业性”。

廖全明在《对教师专业化理论反思》这一论文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我国教师理念经历了几次转变。首先是仅仅作为为了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一种“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师的生存问题已经解决。于是,教师开始从“职业化”向“事业化”转变。也就是说把教师看做事业来对待。过分强调道德教育,而对教师的知识性要求不高,所以不利于人才培养。于是,出现了教师“专业化”。所以这样看来教师的专业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知识创新的时代, 也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因此对教师专业性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要想达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目前来讲,普遍的要求至少有本科 学历的知识水平, 包括小学教师在内由于人口基数大这样的基本国情,小学教师并非全部是大学本科水平但现在已渐渐普及。

(2)经过专门职业训练, 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落实。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就需要有教育的技能和技巧。这种技能和技巧是要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习应用才能获得的。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大学时做的非常“顶岗实习”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的例子。

(3)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敬业爱生。敬业,就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严谨笃学, 勤奋工作,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水平。爱生,就是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

(4)教师需要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教育学、心理学也有很大的发展, 对学生成长的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5)要有职业的专门组织, 即行业组织, 进行行业自律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以此来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关于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与以往毕业时学校统一发放教师资格证不同,而现在无论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得统一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笔试与面试。

(6)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学习化社会,只有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生存,才能发展。21世纪,学习已经不再为了什么目的, 学习本身就是目的, 学习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上一篇:品经典,话教育(十九)
下一篇:品经典,话教育(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