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9/9/25 16:51:43阅读数:1088作者:刘小梅
在我校“真学课堂学习单”特色背景建设下,数学组聚焦“真学课堂学习单”开展了整体研究。数学组围绕两节课例开展研讨活动。9月24日夏颖老师上课课题是:《认识=、>和<》。苏平老师上课课题是《认识图形》。课后,数学组教师教师针对课例进行研讨。
夏颖老师执教《认识“=”“<”“>”》。夏老师教态自然,教学过程细致,教师演示精彩,学生独立完成迅速,并且真正的参与了课堂。学生第一次接触和学习数学符号,也是教师第一次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符号感的培养。夏老师从小动物的运动会开始课堂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数数,小兔子和小猴子数量一样多。从而引出“=”这个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使学生初步养成小组合作、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苏平老师的《认识图形》,苏老师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孩子时刻沉浸在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教师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向学生设疑:圆柱和球都能滚动,那滚动时有什么不同吗?可让学生拿实物在桌面滚-滚,看能发现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创新。
最后,参与听课的数学教师们针对每位执教老师的课堂,围绕真学课堂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认真讨论。两位老师对于真学课堂理解到位,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真疑问,学生课堂上有真思考,也有真收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