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9/5/14 13:19:11阅读数:979作者:史伟琴
现如今,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学生超重率、肥胖检出率、 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以致许多中小学生成了 “小胖子”“小豆芽”或“小眼镜”。 比如,小学体育课上,有的学生跑300米跑得脸发白; 母亲和孩子追赶公交车,孩子因肺活量不够跑不过母亲;初中二年级的男生,一个“引体向上”也完成不了,体育老师表示,这种现象很普遍。
究其根源,关键是人们的认识偏差所致。 一方面,不少家长过多地重视孩子的学习,弱化了孩子的身体锻炼,片面认为考上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才是孩子最重要的目标, 剥夺了孩子体育锻炼的时间。另一方面,学校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责任,索性砍掉了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项目。 更有甚者,一些学校还规定,即使课间,孩子们也不能到处乱跑乱跳。 不难想象,这种“圈养”式的教育,孩子们的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体质也会不断下降,而这,无疑与“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因而,端正认识,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和体质,显得迫在眉睫。毕竟,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考试时的好成绩,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胡佳伦
201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