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8/4/8 9:39:31阅读数:1187作者:史伟琴
一颗陈皮糖的故事
王洁
这其实是一个已经从我手中小学毕业上了初中的孩子一篇日记的名字。从他的日记中,让我领悟到了:你眼中的学生和学生眼中的你,可能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样。换句话说,你根本不了解年少的他们。
难忘的初见
故事发生在2015年的9月,出于各种原因,我中途接手了一个毕业班——六(6)班。说实话,对于从未任教过毕业班的我一开始感觉如履薄冰。一是学校领导最初的不信任、不放心。开学两周就被校长、教学副校长轮番听了2节课。二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怕自己教不好,误人子弟。带着这种焦急不安的心情,我和这帮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年幸福而又短暂的时光。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男孩,他叫胡志祥。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是在选数学课代表的时候。我问全班学生谁的数学成绩最好,当时孩子们推荐了两个候选人,其中一个是前任课代表,还有一个就是他。后来据他们班主任说,这孩子很优秀,从小饱读诗书,善于在文章里引经据典,连他们班主任也为之折服。而当时为了保守起见,也是由于我对他们一无所知,我还是选了原来的课代表,继续留任。
记得第一次和这帮孩子们见面时,我是有备而来的,给他们制定了各种规矩。因为出于经验,要想让新生们怕你,必须在一开始就把他们给制服了。甚至我还大言不惭地对他们说:“之前你们班在全年级的排名属于靠后,不管以前你们陈老师怎么放任你们(据说之前的老师对他们要求不高,导致成绩提高不上去),现在开始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也是后来我在他的那篇日记里了解到:我当时的行为是有多么可笑,甚至引起了他的反感。想想也是,对于一个已经教了他们3年的老师,和我一个初来乍到,同样对他们来说一无所知的老师相比,我又算得了什么。所以第一仗,我应该是彻底“失败”,但我当时并不自知。
意外的惊喜
之后,让这个班的孩子对我的看法彻底发生改变的应该就是2个月后的一次抽考。我把这个全年级(10个班)倒数第3的班级,教成了全年级第2。成绩出来后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而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毕业考试,我们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想想在这2个月里,除了课前每天花至少1小时的备课外,以及每天只要是孩子们要写的作业、试卷,我总是会快人一步,把它们都做了。一是为了讲题目的时候不结结巴巴,有备无患;二是把遇到的难题提前先给他们讲了,怕他们回家不会写乱写。还有就是团队的力量,同办公室老师的相互信任和互帮互助。没事有不懂的就向一个去年教过毕业班的老师请教,虽然她还比我小,但每次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也从没觉得不好意思。而从另一个老教师身上,我学会了“坚持”,虽然她已50几岁,即将退休。身体也不是很好,家里还有一双儿女,有一堆琐事等着她处理,比如儿子要结婚,要装修房子、女儿也怀孕了,需要照顾……但她依然坚守在毕业班班主任的岗位上,从未抱怨。虽然她带的班级基础不好,但她从未放弃。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我始终谨记着教学副校长给我的4句话:“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说来不怕你们笑,每天早上我们学校做教师操时,他正好站在我的旁边。边做操心里想着的就是这几句话。由于本人不才,没有出色的教学水平,那就只能按教学校长说的那样去抓学生了。于是,每天我都会把孩子们的作业情况用打√的方式记录在学生名单上。并且对照名单,把没交作业,错误率高,错了没订正的孩子找到办公室订正,一个都不放过。甚至争分夺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订正或补差,包括课间、眼保健操、放学后等等。而对于那些考试经常考不及格的孩子,我只能把他们留在班级集体讲评试卷。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听2遍试卷分析了,好过他们回去不会订正,瞎订正甚至抄答案强。很多时候,不知不觉还没讲几道题,一节课就结束了。其他孩子上完体育课回来了,我还在班上给差生讲题。于是还是在他的日记中,我看到了他从一开始对我的不屑,到慢慢地被我的真心所感化。
说起抄作业,为了防止他们抄答案。我让全班孩子不管大题小题,能写过程的全部写过程,不然不算数。刚开始能坚持的人并不多,后来慢慢便成了习惯。导致后来全年级统考时,在试卷上写过程的基本都是我们班的孩子了。
学习本身是件辛苦的事,所以有时也要给孩子们来点“甜头”。于是我宣布只要成绩有进步,课堂表现好的孩子都有陈皮糖吃。孩子们每天都盼着能吃到我的糖。有时,对于那些从未吃过糖的孩子,我也会法外开恩,偶尔给他们一颗,每次给他们时,他们会眼里闪着光,说:“谢谢老师”。
伤感的离别
2015年的元旦,全班孩子托他们班主任邀请我和我儿子去参加他们在这个学校的最后一个“元旦晚会”。他们班主任为了让这个节日过得更加难忘,特意安排在学校食堂过节,并邀请了部分家委会的成员一起来庆祝。有人包饺子,有人做手工糕点,还准备了各种吃的零食。当我和我儿子一起掀开帘子走进食堂时,孩子们一起鼓掌,欢迎我们的到来。那一刻感觉辛福感爆棚,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到了第一学期快结束时,迎来了班里部分成绩优秀学生的小升初考试,。其中,作为各门功课均出类拔萃的他,也如愿被学校推荐出去参加东外的考试。只是这一次,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平时一些成绩根本没他好的人都被提前录取了,唯独他没有。在知道消息后的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我看到了他一双红肿的眼睛,哭得脸上都起了皮,心里不禁暗暗心疼。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快放弃自己了。虽然我也曾多次找他聊天谈心,想开导他。但是他每次都装得若无其事,只会用“嗯”、“喔”来敷衍我。一下课就去找隔壁班的朋友玩,甚至课堂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简直跟换了个人一样。可能是金子总会发光吧,后来他
妈妈欣喜地告诉我:胡志祥考上了南师江宁分校。我们都很替他开心。
莫名的感动
最后的半年过得异常的快,匆匆那年,随着一场雨,我的第一届孩子就这样毕业了。虽然精心准备的毕业典礼由室外改成了室内。但是孩子们跳舞时那活力四射的身影,就连平时不善言辞、比较内向的孩子也是豁出去了,张扬着属于他们的青春。感染了在报告厅里的所有人,让作为他们老师的我,不由地为他们感到骄傲。也许这就是青春该有的肆无忌惮的样子吧。最后,还没来得及拥抱,没来得及合影,伴随着广播里放着的离别的歌声,孩子们离开了这个陪伴了他们6年的校园。真心希望他们能时刻记着校训:今日你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将以你为荣!他们中的好多人可能从此不会再踏入学校半步,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下一届学生时,是否会想起他们,是否会突然感到不适应。每个老师总在抱怨这一届怎么那么差,殊不知也许下一届可能会更差。而他们也终将成为老师口中,新生们心中永远望尘莫及的“上一届”。
之前总是羡慕其他教过毕业班的老师,在教师节那几天会有已毕业的学生结伴来看望他们,谈论新学校的人与事。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记得那天我正在办公室啃手中吃剩的半个面包,大概有6、7个孩子就这样推开了我们办公室的门。我当场就愣住了,其中就有他。他手里捧着一束鲜花你,还是那副淡定自若,说话不急不慢的样子。在谈话中,知道了在新学期的分班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分到了南师年级前50名的班级,也希望他今后的路能一直这么顺下去。
对于他们的到来,我又和以前哄他们时一样,拿出了一些零食和棒棒糖给他们吃。可能是长大了,他们都不好意思要。最后人群中的一个女生轻声说:老师,我们想吃陈皮糖,你还有吗?”是啊,小小一颗陈皮糖,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却承载着我与他们之间的一段师生情。让他们记住了我,也让我时不时的会想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