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8/2/14 9:58:21阅读数:944作者:李叶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阅读到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2》, 被第二局《看球》中提到的专注问题吸引了,在书中用加粗的字体标出了这样一句话:“假如一个孩子能专注于学校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专注于自己的梦想与目标,他的人生会更美好。”
不禁想到班级中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无不是课堂特别专注的,而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课堂里总眼神游离,魂不守舍,提问让他站起来回答,每次回答你的总是一脸的茫然,不知所云。即使老师面对面一对一的补课,也总是心不在蔫,任何一点小动静就能把他的心思也给带走了。
我知道我们班有好些孩子的专注力确实存在问题,有些家长甚至觉得孩子有多动症。但如果把孩子这样的行为归结为一种病态,不管是我还是家长,也许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孩子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我们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帮助他改变。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与其说是一本给老师看的书,可能对于家长而言会有更大的意思所在。就如专注能力的培养并不能仅仅依赖老师在学校的教育,还要靠家长在家庭中的培养,从小开始。拥有良好的专注力是家校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也许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的功劳。
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当孩子专注于某一件玩具,某一个游戏的时候,不要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要吃饭了,不够卫生等等,而强迫孩子中断这种专注的行为。也许当他正在入神的时候,就是他在学习如何专注的过程。如果这时孩子刚刚连上的思路就被打断了,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分心的思维习惯,而且会对家长越来越依赖。但年幼的孩子对于如何专注确实自己无法把握,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你要认真一点,你要专注一点,似乎效果不大。对于有些孩子,我会要求他们,上课时眼睛要跟着老师走,只有这样,老师的眼睛才能跟你的有所交流,搭建起知识的桥梁。同时,我还要求他们一节课发言三次以上,这样才能保持听课的紧张度和积极性。还有比如雷夫老师在看棒球时,所让他们做的,一边记录一边观赛,带着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去做一件事情,总是能够更加地投入专心。
李叶
201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