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发布时间:2015/3/30 14:19:04阅读数:1133作者:靳谦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靳谦

2015年3月23日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围绕“教学机智”这个话题,具体引用了很多事例,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演绎得生动、明白,读来令我受益匪浅。让我深深地懂得:一个拥有教学机智的老师,他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生存。在作者看来,教育的智慧性就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品质。这是人的崇高使命,是专业教育者的职责。

    马克斯· 范梅南在这本书里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详细说明了教育机智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以及教育机智是如何实现它的目的。范梅南这样解释:“只有当教育者的眼睛和耳朵以一种关心和接受的方式去搜寻孩子的潜力——这个孩子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教育机智才起作用。”这段论述,不仅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教育机智,而且让我们意识到:教育智慧是爱者的智慧,是使用爱的智慧。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总是因为有着一种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一种强烈深厚的情感,从而才促使个体在特定的环境领域中不懈地追求、艰辛地求索,而萌发智慧、形成创造。作为教师,对孩子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关注,对他们童言无忌、调皮捣蛋的宽容,这种浓厚的情意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的最坚实的沃土。

    经过这半年的工作学习,我逐渐认识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仅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更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道德品质。学会爱每一个需要爱的学生,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师德。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主要途径是对教学进行持续不断地研究和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性反思。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认为自己应时刻提醒自己克制自身的急躁。用温和的言语、适时的沉默和学生沟通。在看到孩子们共性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孩子们的独特性、差异性,并给予孩子们在成长中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作为教师我们就需要时时注意我们的语调、我们说话的方式。适时的沉默是机智的最有力的调和剂之一。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克制、沉默绝不等于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没有限制和标准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孩子们还是需要我们时时引导、指点,有时甚至是约束的。  何时克制自己,何时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行事,何时保持沉默,何时……这些对于我而言,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值得自己去不断学习、体验、回味!因为教育智慧就孕育在这中间!

    教育机智是注意孩子、聆听孩子,是一切教育情境中的一种全身心投入型的智慧行动。对于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孩子成长中是多么的举足轻重。通过读书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

    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其次,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最后,还要有丰富的学识。精通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来处理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阅读此书,它让我明白:一个拥有教学机智的教师,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生存与成长。教育的情境是丰富多彩的,教育需要实践智慧,教育需要转向体验世界,在体验中开启我们的理解力和反思力。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并联系教学实际来提高自己。

 

上一篇:《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书随笔
下一篇:第一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