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5/9/15 16:16:08阅读数:1089作者:杨彬彬
2025 年下半年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聚焦 “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师培养全过程,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构建 “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研训一体、协同发展” 的校本研修体系。努力打造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师资基础。
二、培训内容
(一)师德师风建设专题
举办两次师德师风培训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通过 “榜样引领 + 警示教育” 双轨模式强化师德认知。
培训目的:以此树立本校优秀教师典范,用身边的人带动教师师德修养的成长,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从而使老师们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形象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培养思想健康、行为规范的一代新人。
(二)班级管理能力提升
举行4次班主任培训
培训内容由德育处根据班主任专业成长需要和学校班级管理的需求来拟定,不断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构建 “校家协同育人” 能力培养体系,重点提升教师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校沟通能力。开展 “全员关爱导师制” 专项培训,掌握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技巧。
(三)课堂教学优化工程
以新课标落地和人工智能赋能为双引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组织新课标专题研修,开展分学科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研讨。开展 “AI + 教学” 能力培训,包括智慧课堂设备操作、AI 教学助手应用等基础技能,培养教师利用数据分析优化教学的能力。
(四)教科研能力提升(课题结题)培训
针对区级课题结题需求,开展 “全流程赋能” 专项培训。邀请专家解读结题标准,明确研究报告撰写规范,确保研究成果符合学术规范,杜绝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五)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实施 “35 周岁以下青年教师阶段式发展计划”,制定个性化成长档案,明确 “区优秀青年教师”“区学科带头人” 等阶梯式目标。
推行 “青蓝工程” 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校内外教学观摩学习,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和教师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打造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团队。
三、培训形式
(一) 基于网络开放的培训方式
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网站。鼓励教师通过江苏省教师培训网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网上自主学习,获得学时。
(二)于校园的自主培训方式
以专题讲座、课例、研讨、观摩、小组交流等形式,积极探索“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体验式培训模式,倡导以学习型团队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反思、研究、进步、提高。每位教师都有权利和义务自主地开展和参加教育教学讲座、研究、观摩、研讨等培训活动。
四、具体安排表
项目 | 内容或主题 | 形式 | 对象 | 负责人 | 月份 |
师德师风培训 | 师德师风专题学习 | 讲座 | 全体教师 | 皇甫海燕 | 9月 |
师德宣讲——为身边的教师点赞 | 观看视频+讲座 | 9月—1月 | |||
班主任培训 | 班级管理 | 讲座 | 一年级班主任 | 张培培 | 9月 |
校园安全管理 | 全体班主任 | 谷立军 | 9月 | ||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 全体教师 | 杨洁瑾 | 10月 | ||
名班主任工作室活动 | 骨干班主任 | 申黎 | 11月 | ||
信息技术培训 | AI赋能课堂教学优化 | 讲座 | 全体教师 | 华倩倩 | 9月 |
课堂教学培训 | 教学五认真培训 | 讲座 | 全体新教师 | 朱露 杨彬彬 | 9月 |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 徒弟展示课+研讨 | “青蓝工程”徒弟教师 | 10月 | ||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 视导+研讨 | 全体一年级教师 | 10月 | ||
教科研培训 | 教科研能力提升 | 读书会 | 骨干教师+青年教师 | 赵燕 | 10-12月 |
讲座 | 江宁区第12期课题立项老师 | 12月 | |||
青年教师发展研训 | 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 教学基本功锤炼 | 工作5年内青年教师 | 杨彬彬 | 9-12月 |
读书分享会 | |||||
粉笔字考核 | |||||
钢笔字考核 |
五、保障措施
(一)做到“三给”:给机会。要多给教师展露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利用机会来挖掘自身的潜力。给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是精神的,要借助于不断的鼓励来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给时间。对教师的成才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允许他们失败,给予他们奋斗发展的一定时间。
(二)提高认识。把建设教师队伍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上,把对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
(三)明确职责。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教科室具体负责实施工作。
(四)激励机制。学校设立教师奖励制度,为他们创造继续学习的条件,对培养对象承担的科研课题给予—定的课题经费支持,激励教师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