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5/30 10:49:58阅读数:278作者:朱露
音乐是灵动的语言,是心灵的回响。为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提升音乐教师教学水平,5月27日东郊小镇小学成功举办“以美育人,以乐养心”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教师带来精彩纷呈的音乐课堂,带领学生在旋律中感受音乐之美,为美育教育注入新活力。
活动伊始,由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王予迪执教三年级上册《木瓜恰恰恰》。课堂上,王老师以新颖的直播形式进行激情导入,瞬间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充满趣味的“直播带货”情境创设,让学生仿佛置身热闹的水果集市,在轻快活泼的节奏中认识印尼歌曲特色。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拍打节拍、模仿叫卖等方式,深入体验歌曲的韵律与情感,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热烈非凡。
第二节是由南京外国语学校(紫东学校)的刘瑞璐老师执教的《乃哟乃》一课,整体设计颇具亮点,在课堂导入环节,以“乃哟乃”旋律为伴奏,配合多变的肢体动作,通过师生问好模唱的形式,自然融入音乐素养训练。结合社巴节视频与摆手舞体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民族特色,为歌曲学习铺垫文化背景。歌曲教学以山歌问答形式展开,通过师生互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紧扣歌曲“135”三个音符逐步深化教学。用身体动作表示音高、分组创编环节则充分给予学生创作空间,通过作品重组进一步拓展音乐实践。综合拓展部分,以135三个音符为纽带,串联彝族篝火晚会、苗族音乐元素,以“5 3 1”这三个音升华主题,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民族音乐文化的种子。
第三节是由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的曹小姗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外婆的澎湖湾》。曹老师以身体律动、模仿海浪、海风、阳光、沙滩为导入,通过律动让同学们对歌曲分段有初步的感受,随后分段引导学生演唱歌曲两个部分,将聆听,演唱,律动贯穿全曲,最后情感升华,点题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学生们在深情的演唱中,不仅提升了歌唱技巧,更在音乐中获得了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展示课结束后,教研现场掀起热烈的思维碰撞。参与研讨的老师们倾囊相授,围绕教学环节设计、课堂互动策略等方面,分享了许多实用“教学妙招”,精准回应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把控中的困惑。紧接着,麒麟片音乐学科片长祝倩老师以本次教研主题为核心,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微讲座。她聚焦音乐课堂常见的教学难点,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为老师们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祝倩老师特别强调,青年教师是音乐教育创新发展的生力军,需持续锤炼声乐、器乐等专业技能,以扎实的基本功实现高质量课堂示范;同时,要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以核心素养为教学“指挥棒”,通过设计趣味性、实践性强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节奏创编、情景表演、小组合奏等多元体验中,真正实现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与创意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学经验的交流盛会,更是音乐教育智慧的凝聚与升华。东郊小镇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音乐教学创新,助力教师成长,让每一节音乐课都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艺术殿堂,让美育之花在校园中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