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2024年度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11/26 13:36:58阅读数:232作者:张茜


2024年度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本年度,为积极落实区教师进修对于校本研修培训的相关要求,我校根据上级研训部门的安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前沿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培训,现将本学校本研修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师徒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继续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此外,本学年增加了班主任师徒结对,旨在帮助新教师在适应学科教学的同时,可以顺利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在今年9月份,我校不仅对2023-2024学年的青蓝结对工作作了评比总结,举行了2024-2025学年“青蓝结对”活动。学校为7名新入职教师,安排了有经验负责任的师父,并组织了为期一年的青蓝结对评比活动。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新手班主任在日常学生管理和家长沟通中的遇到的棘手问题,通过向师父请教学习班级管理技巧和家校沟通技巧,有效地避免了不少矛盾。

(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通过师父的帮助,新手班主任则顺利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大行活动和召开了班级家长会。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教研组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研修者首先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卷入同年段教师进行参与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规划课题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本学年,学校组建了第二届教科研导师团,以论文撰写、课题研究为主题,通过经验分享,组内研讨,促进校内全体教师教科研素养的提升。由学校教科室牵头,先后邀请了周霞、徐佩佩等老师来我校开展区级菜单讲座,周华东主任到校对我校市级课题结题指导。

4.月度师德点赞模式。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师德宣讲、月度点赞为基本形式,在国旗下主席台上,为优秀教师点赞颁发证书,使我校教师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二、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

健全并完善了我校校本培训的实施方实施细则,考核考勒奖惩与管理制度。重解决了校本研修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动机制使校本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展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 中,做到学年、学期校本研修和各种专题培训有计划,有总结。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对全体参训教师完成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进步情况及时通报,并在评优树先中优先考虑,年度考核中基于加分,同时进行表彰奖励,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四、开展各类研究,喜结硕果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是促使教师从教学走向教研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教师团结协作的最好体现。2024学年以来,我校教师积极参加由市教育局、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皆取得不错的成绩,共有80多篇论文在省、市、县级中获奖,10多篇文章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29人顺利进行区级个人课题立项工作,语文、科学、综合实践、心理等多学科赛课取得区级奖项,学校“十四五”课题市级立项

总之,通过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下一学期我们学校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上一篇: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量化考核方案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