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9/9 17:13:39阅读数:235作者:张茜
2024年下半年江宁区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区教育局、进修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思路为指导,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依靠教研学习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全员培训,促使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效提升。
2.通过视导、教研、赛课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强化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促成全校教师的自我发展。
4.通过专家讲座、全员培训、导师点对点指导等形式,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三、研修内容
1.师德表彰。本学期结合市区教育局的工作布置,开展一系列师德建设活动。其中一项重点工作是每月开展一次“为身边的教师点赞”活动,立足校本、扎根日常、亲近教师。被点赞教师将作为年终评选“感动东郊年度人物”候选人,由青年教师讲述他们的师德典范,从中凝练出东郊的精神财富,成为学校的师德建设品牌。
2.教育科研。以教科室、科研导师团队等为引领,扎实开展沙龙活动、论文指导修改、论文评比等科研活动,激励教师不断探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渠道展示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获得感、成长感。
3.课堂教学。由教务处落实研发工作,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抓手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以达到促进教学成绩,教育效果的目的;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成立教师研修共同体(青发班、高研班),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4.持续开展读书活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有精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撑。一方面,教科室定期购买相关教育书籍、期刊杂志等,布置新上岗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和全体教师阅读期刊杂志活动两者结合式进行读书提升活动。另一方面,结合1-5年职初教师培养目标,引导青年教师将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结合起来,撰写读书心得,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等,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5.继续完善课题研究人人参与机制:参与区级及以上课题研究的每一位成员每学期提供参与研究记录及相应总结(或成果)作为教科研考核标准;未参与区级及以上课题研究的教师,以个人申报课题为依据进行教科研考核。确保在每一年的市区级个人课题立项中能够荣获佳绩。
6.进修学习。本学期,针对一些优秀学习活动,将积极组织教师们进行外出学习、实践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四、校本研修活动安排表
项 目 | 内容或主题 | 形式 | 对象 | 负责人 | 月份 |
班主任培训 | 新任班主任小课堂 | 经验分享 讲座 | 全校教师 | 申黎 | 9月 |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 讲座 | 全校教师 | 杨洁瑾 | 9月 | |
校园安全管理 | 经验分享 讲座 | 全校班主任 | 谷立军 | 9月 | |
名班主任工作室活动 | 沙龙 | 骨干班主任 | 申黎 | 11月 | |
师德培训 | 师德师风专题学习 | 讲座 | 青发班教师 | 皇甫海燕 | 9月 |
师德宣讲——为身边的教师点赞 | 讲座 视频 | 全校教师 | 皇甫海燕 | 9-12月 | |
课堂教学 | 常态化课堂教学指导 | 视导+讲座 | 全体教师 | 朱露 | 9—12月 |
教学有方,向高效课堂要质量 | 视导+研讨 | 四五六年级 教师 | 朱露 | 11月 | |
青蓝工程之徒弟展示课 | 公开课 +研讨 | 2023届2024届新教师 | 张茜 | 10月 | |
教科研 | 如何撰写论文 | 讲座 | 全体教师 | 赵燕 | 9月 |
论文修改 | 交流研讨 | 全体教师 | 赵燕 | 9月 | |
教学基本功 | “两笔”书写练习 | 作品展示 | 青发班教师 | 张茜 | 9—12月 |
粉笔字考核 | 现场展示 | 青发班教师 | 张茜 | 11月 | |
钢笔字考核 | 现场展示 | 青发班教师 | 张茜 | 12月 | |
进修学习 | 东郊悦夜 青年教师读书会 | 沙龙 | 青发班教师 | 张茜 | 11月 |
五、保障措施
1.做到“三给”:给机会。要多给教师展露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利用机会来挖掘自身的潜力。给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是精神的,要借助于不断的鼓励来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给时间。对教师的成才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允许他们失败,给予他们奋斗发展的一定时间。
2.提高认识。把建设教师队伍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上,把对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
3.明确职责。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教科室具体负责实施工作。
4.激励机制。学校设立教师奖励制度,为他们创造继续学习的条件,对培养对象承担的科研课题给予—定的课题经费支持,激励教师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