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9 15:34:30阅读数:1172作者:刘苏悦
2021年度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今年,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校本研修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实际能力,为我校取得良好的办学成效起了重要的作用。回顾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下面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制定计划,常抓不懈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每年初任教师均达十多人,绝大部分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对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近乎于零,缺乏实战经验,因此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老带新,促其成长。
立足“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应该说是像一张白纸。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绘出灿烂的图来,这就需要给他们在走上讲台时有一个好的引导,好的榜样,好的导师。师徒结对无疑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达到这样的目的。通过确定对象--全面听课--跟踪指导的形式开展。
2、抓骨干,促提高。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领头人。骨干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我校依托游小的中坚力量,组建了高研班,由市优青老师带领,进行研学活动。同时,重抓“优青、学带”的培养工作,通过备课组、教研组等活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3、抓青年,促上进。
师德教育。由于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一年来,我校大量新进了一批新教师。如何让这一批优秀的学生迅速地成长为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校对新教师、年轻教师坚持不间断、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师德规范教育,开展“师德宣讲会”“为身边的教师点赞”等活动,教育全体青年教师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态度和远大理想,从而提高了我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
青年发展班。青年教师的培养要从基础抓起,因此在青发班,在课题的引领下,借助“仿优咬尾课”以研促教真成长。“仿优咬尾课”是指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典型教学问题选择优质课进行观摩、模仿,经过三批教师三次递进式集体研讨和实践研磨,结合养真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探索,获得教学实施的最佳方案,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东郊悦夜活动。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我校成立“东郊悦夜青年教师读书会”,开展“共读共写”活动。旨在扩大教师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涵养师者气质,造就学者型教师。
4、抓基本,促技能。
为进一步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思考,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我校从粉笔字、钢笔字和演讲入手,扎实学生的基本功。
二、整体趋优,初露头角
学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全面的发展,教学质量也能有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了一定提升。
三、明确方向,仍须努力
我们将继续加大培养青年教师全面素质的力度,促进我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优化,为创造学校更美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