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1/6/3 15:29:56阅读数:1353作者:刘苏悦
尝酸甜苦辣,品书中滋味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东郊悦夜”青年教师读书会
如果你不曾尝过糖果的美味,就不会去惦记它的香甜,正是因为知道它有多好,才会舍不得忘记它的味道。而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沉淀,每个人的记忆中总会留下些许不一样的味道。今天,“东郊悦夜”就迎来了以“味道”为主题的阅读沙龙活动。
味道有很多种,说到美术老师会想到颜料的味道;说到体育老师会想到汗水的味道;说到精致的老师可能会想到香水的味道。而邱凡老师一想到自己,就会想起美食的味道,邱凡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梁秋实老先生的著作——《人间食话》,将书中的雅舍谈吃、辑外拾遗、人间知味三辑向我们一一道来,每一辑相互关联又不失趣味。
一饮一啄,一蔬一饭,纵横中外,开合古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喜欢的食物,总有人会在夜深人静时就着温暖的食物细细的品味。通过邱凡老师的分享,我们仿佛感受到书中食物的美味,更有文字的阵阵清香,更深处的是人间的万般美好。
朱露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封笔之作——《亲爱的生活》。全书14个结局并不美好的短篇故事,前面10篇小故事写普通人的中年故事,后面4篇是作者自身亲历的故事。每个故事的最后,门罗女士都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朱露老师阅读此书,道出她的感慨:原谅一切不完美。本书的最后一段文字:“我们总会说他们无法被原谅,或我们永远无法原谅自己。但我们原谅了,我们每次都原谅了。”是的,正如木心所言:“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不容易。生活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时常一地鸡毛的琐碎,也会有猝不及防的打击,原谅一切不完美的过程就是经历心灵煎熬的过程,但正如食物只有煎过了熬过了才会成为香醇美食一样,我们亲爱的生活亦是如此。
李瑞老师给大家分享了陆文夫的《美食家》,讲述了一位钟情于革命的老干部高小庭和一个嗜吃如命的“美食家”朱自冶之间的故事。他说提到味道第一印象就是美食,同时在这本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清炒虾仁、叫花鸡、头汤面等等一系列的美食令人直流口水,李瑞老师图文并茂的讲述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苏州美食的魅力所在,想要去一探究竟。
程思敏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是安东尼的《方长》。作者安东尼非常擅长从平淡生活中发现闪光点,捕捉生活小情趣,笔下文字自成一统,充满童话梦幻色彩。《方长》这本书就是安东尼借助美食来叙说朋友与生活的故事。从他的菜谱里,你会发现安东尼很多故事,会读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作者希望读者能从这本书里,找到一点灵感,做一顿饭,和心爱的人、家人、朋友,共度一点时光,也许那一天的颜色,那人脸上的笑容,那些人的故事会不记得,但是在记忆的隧道里,你会记得吃过的什么菜。程老师也通过这本书给我们分享了她和妈妈之间温暖的默契,让我们体会到平淡生活里的烟火气。
邰老师此次分享的是龙应台《目送》。首先他先将这本书的内容大致介绍了一下,然后选取了片段进行朗读。在邰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感受到了这本书的美。最后邰老师说了说他对于这本书的心得体会,感触让我极深的是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身为子女的我们,总是在顾着自己飞,总是顾不上回头看看父母目送我们的深切眼神,总是来不及停下脚步等等他们。我们应该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定决心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因为我们是父母最亲爱最疼爱的孩子——这就是亲情的味道。
在这满是书香味道的夜晚,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不也正是这人世间最美好的味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