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0/6/28 12:47:32阅读数:1258作者:李娜
“闪闪发光的小透明”——东郊小镇小学新教师教育沙龙活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正是要帮助孩子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而教师作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更加应该以研究者的身份深入实践,与不同的对象对话。为了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真正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东郊小镇小学于2020年6月24日下午举行了新教师教育沙龙活动。
本次沙龙活动由教务处李娜老师主持,全体新教师参与。而沙龙的主题来源于程思敏老师分享的一段亲身故事:曾经的程老师也是班上一个并不起眼的女孩子,而多年以后重遇自己曾经的班主任却不曾被记起。那么究竟那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学生在各位老师的眼中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各位青年教师开始对身边的“小透明”——那些不易被记住的孩子展开了讨论。
首先由各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了在他们的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透明”。第一组的老师首先对“小透明”的学生进行初印象描述,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将班级整体看作100,不可否认的是那些1的孩子必然是班级里最耀眼、最闪亮的存在,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那些0的孩子,他们不起眼但不可或缺,任何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我们不断地鼓励与发现时才明白原来他们也可以是亮眼的存在。第二组的老师通过出示两幅画将孩子分为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而那些“小透明”就像是无彩色系一样,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也不善于与外界交流沟通,似乎就和无彩色系中的黑白灰一致,其实有彩系也好,无彩色系也罢,每个人选择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尽相同,色彩是可以被赋予情感象征的,
任何色彩都有它的独特意义。接下来的第三组老师将身边的这类“小透明”就比作是音乐的休止符,虽然平时并不起眼,也没有人会过多的关注,可它的存在却能对一句话的语调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就像是身边的这类学生,尽管他们的存在并没有让我们强烈感知到,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第四组的老师以两个小实验音叉和敲鼓开场,当我们单独敲击音叉和敲击鼓面时并不能清楚地感知,可将音叉敲打后放入水中便能清楚地看到水的波动,将鼓面上放一把小米再敲击时,小米便会随着鼓面的震动而跳动。身边的“小透明”就像是音叉和小鼓,当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去了解时才发现原来他们也可以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活动过半,大家陷入了思考中,为何会出现如此的现象,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原因。各个小组的代表老师也进行了相关的原因分析,总结来说,大多数“小透明”孩子无外乎这几点原因:1.自身性格偏内向,不善与别人交流;2.成长背景,部分孩子因为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而渴望被关爱却没有勇气;3.缺乏自信心。说到这里,李老师也带来了两个视频,是一位学生和家长的采访。
听完他们简短的心声,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今后在教育中我们该怎样去做?大家各抒己见,但还是一致认为应该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且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 ,其次要帮助这类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感受到被肯定、被选择的重要。我们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就如同世界上从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加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值得被我们用心浇灌呵护。
最后所有教师在李瑞老师的带领下重温了当年的誓词,结束了本次充实精彩的沙龙活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位的阐述,只有一颗坚定走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的决心和信心,愿我们身边所有的“小透明”都能够绽放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