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品经典,话教育(二十三)

发布时间:2020/2/7 21:18:46阅读数:1241作者:李娜


《论语别裁》读后感

陈媛媛

我们学过哲学都知道,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说,“天下的事情,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哪里。”反观自己,每日匆忙,在浮沉世事里做事,难免心浮气躁,口不择言。好不容易静下心来看看《论语别裁》,才发现,我们所遇到的那些迷茫困惑,书中早有解惑。结合这段时间所发生的种种,我最有感触的是这两个篇章——“言语的艺术”和“知人易,自知难”。

在我们的工作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我们需要去和学生,和同事,和领导,和家长沟通交流,怎么去说,怎么协商,其实是有技巧的。“言语的艺术”一篇选用了鲁国财政有闵子骞不允制度改革的故事。他说话的态度谦逊有礼,温和中肯。作为一位社会贤达,他的立场超然,深谙《易经》之理,说话一针见血。当孔子知道闵子骞的作为后,特别赞赏他。在孔子印象中,这样一个平日里老老实实,不大说话的人,却为了国家的利益,大众的利益,说话了,而且一语中的。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智者寡言。有智慧的人从来都不是话多的人。孔子赞赏他“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南怀瑾先生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我们处理大事时,不要乱说,要说就“言必有中”,像射箭打靶一样,一件命中红心,要说到点上去。反思自己就是这样,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话多的那个。我总希望把许多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们,却忽视了一节课是要有重心的,繁杂的话语只会让课堂变得混乱。回想自己去年一年的教学,的确挺差的。在课前,明明在备课时候已经将所有的内容都梳理整齐了,但在课堂的教学中,话不由地就冒了出来,所幸今年的自己稍有进步,能够把控一些课堂的状况了,但仍有不足,须得简化自己,抓住重心。

要了解自己,看到真正的自我,真的很难。南怀瑾先生也说了“知人易,自知难”。人生百态,人的劣根性会促使你很容易的看到他人的不足之处,而看不懂自己。很多模糊自我走向的人,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继而害怕迎战,开始附和他人。孔子也说到一般人的人生,一辈子多半是糊涂的,没有思考,没有辨别能力。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人们被媒体玩弄,只用片面的意见对事物盖棺定论。这样的人很容易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剥夺了个性,成了那种不依赖谁,就活不下去的毫无骨气可言的人。反思自己,在繁华浮里,我也似乎停下了思考,失去了怀疑求真的能力。每天只拥抱手中的手机,对着没有多大意义的娱乐视频傻笑,将书都堆在角落积灰。当我真正去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却是束手无策。有时候,还会安慰自己,没事,多大点事儿,过了就结束了。没有质疑,没有思考,还一直蒙蔽自己,总安慰自己问题不大,真的挺可笑的。《劝学》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要想了解自己,必须得有思有想,才有进有得。

我还记得电影《超脱》有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要学会阅读,用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耕耘它。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的信仰系统,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技巧,用以抵御,用以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我想阅读的意义也在于此。遇事不决,寻书以解,日有所思,进有所得。

 


上一篇:品经典,话教育(二十四)
下一篇:笃行致远,砥砺前行——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青发班总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