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0/1/31 13:47:50阅读数:1157作者:李娜
品经典 话教育 (十六)
——学习《论语》有感
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 不如爱好学习的人; 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心灵感悟:学习有三种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为知学、好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 让孩子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 是为师者的最高境界。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 “只知道学习, 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危险了.”
心灵感悟:只学习不思考,全盘被动接受,是死学;只思考不学习,等同于盲人摸象,是空学。 所以,思考与学习要一同进行,二者缺不可,否则要误入岐途。纵观古今中外,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突破,有突破才会有发展。如此,教育,才有活力;国家,才有希望。
3.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聪明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心灵感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像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种田却比不过农夫一样,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都有长处,要向所有人学习,因为每人都有可取之处。 集百家之长,为我所用,是一个好学的人最聪明的选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凭此可做老师了.
心灵感悟:对己学过的知识, 要定期复习, 在吸收、 传承的基础上,应该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如此,方可称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它既是一种巩固加强的学习方式,也是 一种开拓创新的学习方式。
5.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心灵感悟: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滥竽充数,更不要夸夸其谈。静下心来做学问,扎扎实实学知识,踏踏实实做事情,避免鲁莽虚荣的习气。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心灵感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实乃明智之举也。 如果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7.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 “三个走在一起的人,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心灵感悟: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 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心灵感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要利用点滴时间,去不断地学习充电;教育学生要“春风化雨”,孜孜不倦。对自己,要“学而不厌”,对他人,要“诲人不倦”。“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传”,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唯有学而不厌,才能好学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