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我校进行校级菜单讲座活动(二)

发布时间:2019/10/15 18:09:32阅读数:1089作者:李娜


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这秋风秋雨带来的阵阵凉意中,2018年1014日下午,东郊小镇小学开展了“让课堂提问更有效”的专题讲座。马星星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的一些经验和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

马星星老师指出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个是问题太过琐碎。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中,老师出示了课文的第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接着老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乌鸦口渴了,那它怎么办了呀它去哪些地方找水了呀等等。一年级的孩子自己是能读得懂这些内容的,老师这样琐碎的提问,反而将文章的情境给破坏了。

其二是问题缺乏启发性: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学生只能回答不是之类的无效提问。有些问题太简单了,并不需要回答。

其三是问题不清楚,指向性不明确,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师的答案是深入分析后得出的,但是孩子可能并不能够回答出老师预设的答案。比如在教学《雾凇》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白银、银线、银条、银松雪柳好在哪里,预设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孩子们不知道该回答什么。

综上现状,马星星老师给了我们几点建议。首先,要将问题整合,抓住一条主线,一个主问题来进行。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文,要保持完整的情境感。其次是设计问题一定要清晰,问题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回答问题或回答所能达到的水平。如果老师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也会使问题变的模糊。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措辞精炼,具体明了,一次只提一个问题,以达到问题清晰的最基本要求。接着还要注意发问的次数: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教师高频率发问对学生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一般说教师能围绕学业问题高频率的发问,是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的表现,

二是频繁发问的教师,采用有意注意不断的刺激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注意力适时高度集中,这就是积极作用的所在。发问次数很难用具体数字量化,它与问题认治水平高低有关,认知水平高的问题,所用的侯答、讨论、归纳的时间也多,一堂课问答的次数也就相应减少;反之,问答的次数就越多。但是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要少讲,学生要多讲,老师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陈述自己的观点,不能老师代讲。最后,老师对于孩子回答问题后的评价与要有艺术性。要具体,不能空泛,要针对每个孩子的真实表现。如果学生认为只有能力差的学生才会受到表扬,那么表扬就会失去有效性;如果表扬太频繁,也会失去它的价值性,尤其对高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

 让课堂提问更有效,除了课堂上的做法以外,还要注意反思。反思你这节课的目标达成了吗?重点突出了吗?哪些问题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你认为这节课再上一次,你准备如何修改?这样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寻求努力方向,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我,最后真正做到的是反思后的落实行动。

 马星星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意识到课堂提问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问点明确,问法艺术,问时恰当,难度适中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

QQ图片20191209164118

上一篇:我校进行菜单式讲座活动(一)
下一篇:我校进行校级菜单讲座活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