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9/6/25 11:33:22阅读数:1169作者:史伟琴
6月24日下午,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举行了“新时代文明践行——‘共话祖国好,奋进新时代’主题宣讲”。本次宣讲由麒麟中学的张丹凤老师主持,她的宣讲《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获得东郊教师一致好评,更让东郊教师们精神振奋。
张老师长期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并任教中学《道德与法治》。她先后获得2018年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一等奖、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8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等荣誉,是广大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
张老师的宣讲条理清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展开,热情洋溢,获得阵阵赞叹。整场活动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新时代面临新矛盾、新时代确立新目标、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需要奋斗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六部分。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政治判断,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简单的新概念新表述,它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不同层面和维度清晰而高度凝练地概括为“五个是”。虽然新时代建立在历史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开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新时代面临新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和显著进步出发,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变化的科学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观点。
新时代有新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是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中,“两个一百年”特别是第二个一百年的目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原来确立的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被定义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增加了一个词,美丽;改动了一个词,强国。显然,新目标的要求更高了。
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之奋斗的历史使命。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部署,赋予其新时代的丰富意蕴,为我们党实现历史使命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