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9/6/18 7:56:49阅读数:1446作者:李娜
一、开设目的
为了促进我校学生感受技术的发展,提高学生技术应用水平与操作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热情,为了特长生的进一步发展,挖掘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素养,特组织感兴趣的学生,成立机器人社团。
二、培养目标
1、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学习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机器人搭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学会编程,学会不断的调整编程,有编程的思维。
3、对学生进行机器人普及教育,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编程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情况
社团中有四年级和五年级两个年级段的学生,学生没有接触过机器人,都是零基础,利用软件的图解如何搭建机器人,结合教师的指导,学生不断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搭建机器人。机器人涉及搭建和编程两个部分,需要两个学生合作完成,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最初学习时先不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任务分配,同时学习搭建和编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特长,将学生进行分组,擅长搭建和编程的分在一组,各取所长,发挥合作精神。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能自主去探索,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程序思维习惯。学生活跃的思维与机器人编程相碰撞,产生了一些品质优秀的作品,合作、体验、成长,是他们在学习机器人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本学期重点介绍和学习了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去感知周围,感知世界。在社团活动中,结合南京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南京市机器人大赛等赛事,着重训练学生的编程技能和创新思维。
四、获得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社团成员在2019年江宁区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并有两名同学成功晋级市赛,并荣获二等奖。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层次不一,致使有的同学不会进行调整。需要及时指导学生修改程序,不断尝试,修改,再尝试。
2.小组合作开展地不够透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3.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开拓,创新思维还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