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8/10/16 11:31:08阅读数:1084作者:史伟琴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班主任,这个词语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每个人的读书生涯中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班主任,如今,我也成为其中一名。但在多数人的心中班主任是一个权威的存在,他们管理了我们在学校的生活。可是在读过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之后,我有了很多新的感想。
在读过着这本书之后我有很多启示。在书的第一章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中,一天夜间,他在巡视班级的晚自习课间活动情况中发现有两名学生在吵架,但是他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先施之以爱,然后给予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班主任传统的做法都是选择责骂学生,而不是先倾听。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责骂学生绝对不会是第一选择,这样处理的后果会直接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畏惧心理。班主任有权威固然是好的,可若是学生的畏惧和逆反不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级,建设和谐气氛的班集体。班主任首先要选择倾听,尤其是对待班级中的“活跃分子”或是后进生,弄清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吵架,找出问题再进行合理的解决。这样的做法会让学生认可你,尊敬你,在以后的班级建设中也有良好的积极作用。
记得我在小学实习的那段时间里,甚至在现在的工作中也遇见的类似的情况。某日,班级即将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在活动课上宣布班上的学生要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学生都很开心的接受了任务,三三两两进行排演或是商讨。在活跃的气氛中突然间传来了一阵不和谐的声音,原来是小赵同学想要加入小陈同学的团体中,可是他们并没有同意(大概源于小赵同学是班级中的后进生,他的各个方面没有什么突出),并发生了言语冲突。小赵同学的心灵收到伤害,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当时班主任并没有责骂学生,带小赵同学来到走廊,向他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整个事情经过之后,班主任先是帮助小赵同学找到可以一起活动伙伴且耐心进行活动指导,后来找来了小陈同学进行引导性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小陈同学也认识到自己不应该歧视班级中“差生”,而应该帮助他们。在后来的主题班会中,小赵同学和他自己的小伙伴成功的表演了小品。而小陈同学在平时的活动中也和小赵同学一起玩耍。可见班主任的处理方法是多么的重要了。同时我们也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一面。
班主任不仅要会管理班级,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做人。魏书生先生科学管理班集体,让全员参与,相互制衡。在班级中,学生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利彼此制约,教师则处于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同时他在教学过程中也启发学生对于某件事,如何利用多种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并不只是只有一种方法,人们大多都选择用常规解决问题,却不去想可能会有更简洁的方法。魏书生先生的此种做法使得班级的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大锻炼,俗话说的好,脑袋是越用越灵,不用生锈。“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思维方式不至于使人钻牛角尖,容易使人变得开朗、乐观、豁达,对学生的今后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他也倡导学生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日记,每一个人都写过,但是能坚持每天都写的能有几个?我记得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说过,你们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对你们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很不幸,我就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现在想来真的很后悔,以前总以为自己的记性很好很多事情都记得,没有必要写日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真的没有说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我们自己做过的事情,见过的人,用的东西,记住我们在生活中的感悟。不久之前在翻阅小学时的日记时,我才觉得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幼稚,日记可以磨练的人的意志。可是我终究没有战胜懒惰,没有将这个好的习惯延续下去。写日记是解剖自己,分析自己,反思自己。同时,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宣泄压力的方式,现代社会,竞争压力激烈,人的精神的压力越来越重,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心灵的净土,找到属于我们的精神家园。
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工作是充满着智慧,富有远见的。我们走的这条道路还很漫长。
张茜
2018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