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数学教研>>阅览文章

提升课堂 让教学更有效

发布时间:2018/5/23 9:46:58阅读数:2146作者:王洁


提升课堂 让教学更有效

--东郊小镇小数学公开课教研活动报道

本着在交流中提升教研能力,学习中引领教学方向的目的。5 月 22日下午, 在东郊小镇小学数学教研组的精心筹划下,全体数学老师相聚在一(5)班,共同聆听了叶红艳老师生动且具有自主风格的一节数学公开课。

课《认识人民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节课老师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同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体现出主体性教学的课程新理念。

IMG_5528(20180522-141928)

课后,在数学教研组长的主持下,听课老师们畅所欲言,对这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一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这节课的设计,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超市的标价牌)→认一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拿一拿(1元钱的不同拿法)→算一算、买一买(算价钱买东西)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真正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实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所以,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课的开始就出示储蓄罐,使学生知道,要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从而自然引出新课。然后,通过换币,体会、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最后在逛超市购物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付币,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3.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能力的培养。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综观这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正是这样的课堂,才保证了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状态下畅所欲言,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IMG_5533IMG_5530


本次教研活动,以课例为抓手。老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究。相信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在教学教研的路上我们携手前行。(王洁报道)


上一篇:倡导深度学习,促进儿童学习生长——江宁区“青年教师培养专场”在东郊小镇小学举行
下一篇:团队研修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东郊小镇小学青年教师研修班总结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