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8/3/7 8:24:23阅读数:1024作者:史伟琴
《死亡诗社》观后感
陈美霞
初听到史老师介绍这部电影,我的第一个反应有点像一部恐怖片,回家后带着猜测和疑问观看了这部影片。
影片发生在一所人才辈出的精英学校,这里历来奉行严格刻板的教学风格,传统、荣誉、记录、优秀是他们的校训。校园里,有这样7个男孩:他们是:托德,尼尔,查理,诺克斯,米克斯,皮茨和卡梅隆。托德是个不敢表达自己的男生,他的哥哥非常优秀,所以他总是显得有那么些自卑。尼尔是一群人中的首领,为人直爽性格热情。查理是一个肆无忌惮的人,没有他不敢说的话也没有他不敢做的事。诺克斯爱上了一个女孩,在三番两次的胆怯中终于鼓起勇气捧着花束去了女孩子的学校。
然而一位新来的、与众不同的英语老师却改变了这一切。故事就围绕着新来的老师基廷和7个孩子展开了。
基丁不像校长所希望的那样循规蹈矩,他以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诗句“船长,我的船长!”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他甚至要求学生们站到讲台上,试着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基丁的特立独行为学校注入了生机,他也因此逐渐赢得了学生尼尔、查理、纳克斯等人的信任。在基丁的影响下,威尔顿学校的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就像基丁告诫学生们的那样,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行走的步调,把握对生活的选择。不久,尼尔在学校的一本年鉴上找到了基丁的照片,才知道基丁曾经当过学校橄榄球队的队长,还是学校著名的“死亡”诗社的成员。尼尔等人决定重建诗社,学生们从此有了自己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地谈论自己的事情,甚至唱歌、跳舞。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才不会受到学校里那么多的陈腐条规的限制。
影片到了结尾,基廷老师最终被辞退,孩子们继续从前的生活。春风化雨基廷老师已将种子播种到孩子们的心田。“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人生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是基廷老师带着孩子们寻找人生意义时朗诵的梭罗的诗。这群孩子们会记得,观众亦记得。影片的最后,托德站上桌子以一种成熟的姿态向基廷告别。而在他之后,其他的孩子或坚定、或迟疑、或果断地一个个站上桌子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许多年轻而又自由的灵魂在和他们的船长挥手作别。基廷老师走了,从此他们都将独自战斗在那个传统束缚的世界里,但没有人会怀疑,这些曾经接受过自由的指引的灵魂必将永远闪耀着浪漫的光芒。基丁最后被开除的命运似乎也折射出那些对于敢于挑战传统教育模式的人,面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无奈。他虽传统打败,却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
这部电影就是在告诉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要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它在告诉我,每一个学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天性,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教师是一项需要爱心的工程,需要我们用爱、用耐心、用坚持,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天赋,引导孩子的思想,抚慰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自我,发挥潜能,挥洒属于自己的辉煌。
点评:影片里的老师是敢于挑战传统教育模式的人,不信书本,不信范例,值得学习。我想每个教师步入教育,都希望活得有意义,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让我们在人生终结时,总要留点什么你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