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教师发展班寒假“悦”读随笔(四)

发布时间:2018/3/7 8:22:28阅读数:962作者:史伟琴


让孩子成为会“撕书”的小天使

                    ——观《死亡诗社》有感

                                        唐萍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这个电影一定不陌生,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每看一次这部电影有不同的感受,学生时代看的时候只是浅层的理解为这个学校太守旧了,而今身份转变后从教师的角度再一次重温这部电影,却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影片将故事的发生地点设定在一所学校,号称美国最好的预科学校在这个学校里,学生活得如机器人一般,没有自己的思想,循规蹈矩,但是基丁老师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基丁老师先是如普通老师教学一样让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他自己在黑板上写着板书好学生就跟着做笔记。突然间,他说:“鬼话我们不是在安水管,我们是在谈论诗歌。这一页的内容全是扯淡”接下来他做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命令,他让学生把整个前言都撕了!学生们感到非常震惊,因为这个前言J.伊凡斯普利查博士对于诗歌鉴赏的见解,这就是至理名言,毋庸置疑。基丁老师坚持学生把这一页了,他告诉学生们“一定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学会欣赏文字和语言”。这个场景像是用石刀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冰心老人在一篇文章中把孩子们比喻成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出来的小天使。如果说小孩子是小天使,那么在影片中威尔顿预科学校的学生们就是大天使了,这些大天使被学校因循守旧的教育思想已经腐蚀成不会思考的高等动物了,可以说就行尸走肉一般。这就和我们中国古代的八股取士的教育理念差不多。然而当今的教育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这一切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质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向基丁老师学习,让孩子成为会“撕书”的小天使,让孩子主动的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教育才不是春雨点点,而是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灵。

 

 

点评:一个有个性的老师,认为前言无用,便让学生把那页撕了。那页是J.伊凡斯普利查博士对于诗歌鉴赏的见解,这就是至理名言。这样的老师大概只出现在电影中,这给现实中的我们带来思考,我们提倡创新、改革,却很少真正去尝试,其实困住我们的是自己。

上一篇:教师发展班寒假“悦”读随笔(三)
下一篇:教师发展班寒假“悦”读随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