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8/3/7 8:11:50阅读数:1000作者:史伟琴
书——教师进步的阶梯
书——教师进步的阶梯
一、读书与快乐并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曾经这样告诉世人,读书的益处。作为一名教师,读书更应该是我们每日的必修课。自古以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等论述读书的名言古语数不胜数。
读书虽然寂寞,但更多的是内心的愉悦,读书要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的情怀。具体说来:一是坚持我读书,我快乐。坚持每天阅读足够的书籍,就等于度过了充实而又有意义的一天,就可以累积好未来美好的教学人生。二是守住奋斗目标,不在意他人的评说,有不在意他人给予什么荣誉,不等于自己有了真才实学,也不等于我的生活具有崇高的价值与意义,因为荣誉只有一时的奖赏,难以与你高远的目标相提并论。
二、读书带给我的教育影响
读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命状态,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读书更能够引领孩子健康的成长。经常听到老师们说自己班上有“四大金刚”或“五大罗汉”,意思就是指那些难以被教育,身上有很多坏习惯的学生。这些学生身上通常有着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很有主见。难道我们教师就只能教好那些爱听话,习惯佳的学生?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面对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教师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才是我真正的追求。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的书其中《窗边的小豆豆》和《夏洛的网》给我很多的启发,对我的工作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让我在读书之余改善了自己的教育教学。
案例一:
《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小豆豆,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就是一个因淘气而被退学的孩子,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宗作老师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后来成为日本著名作家,可见,小林老师成为了作者一生的奠基。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小林老师创办了全新的学校“巴学园”。学校的大门是用矮矮的树枝做成的,教室也是用废弃的电车改装而成的,在这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上午完成作业,下午就可以去散步,游戏,还可以整天泡在图书室里,看自己喜欢的图书。老师清楚了解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他们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游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单凭这些,孩子们的一天都是鲜活的,放学不愿离开这里,在家更想早早来到学校。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小豆豆为了找到掉进便池里的漂亮钱包,把便池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是说了一句:“弄完以后,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在平时,校长最喜欢对小豆豆说的话是:“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从此,小豆豆相信了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以至于冒险的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的泰明,实现泰明的心愿,让他爬上自己的树,再现了小豆豆的善良与真诚。巴学园的所有老师,都去努力寻找孩子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做到一视同仁,在巴学园里,所有的孩子们都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所有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和-谐的发展。
我的班级中就有一个个性鲜明的孩子,他喜欢昆虫,经常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搜罗不一样的昆虫。但除了这个爱好以外,他对一切事物都报以敌意的态度,他经常把虫子放进女生的文具盒,还常常和同座位的同学打架,他不喜欢别人笑他,哪怕一个眼神不对,他也要抡起拳头给别人一拳。有一天中午,好奇的他又带着一只马蜂进了教室,惹得很多孩子抱着头跑到了办公室,边跑边喊:“老师,钱某又带了一只马蜂进教室了,我们都死定了,马蜂有毒的!”闻讯赶来的我,怒不可遏,准备好好收拾一下他,并把装有马蜂的虫子扔掉。但忽然我想起了看过的《窗边的小豆豆》里,那个慈爱的校长总是微笑着对待巴学园里的小豆豆,即使她掏了便池,只为找寻自己可爱的钱包。于是,我放缓了自己的口气,温柔地问:“你不知道马蜂有毒吗?为什么要捉呢!”他诧异于我态度的和缓,有些不敢相信地说:“我最近在看《昆虫记》,今天我看到这只马蜂在一朵花上停了下来,只是想拿它观察一下,并不是想吓唬同学!”我突然感谢刚刚自己的冷静,没有对他咆哮训斥。我让他一定要管好自己的马蜂,观察完后就赶快放掉,并让他写一篇观察日记,在全班面前朗读。如你所想,一切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片掌声中他感激的目光热切的投向了我,从他饱含深情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从未有过的光芒。
小豆豆是幸福的,因为她遇到了这么开明的校长,在巴学园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快乐,那也将是她人生中难得的财富。作为教师的我们能给我们的学生什么呢?是一段什么样的童年回忆呢?这些问题都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得以解释。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果能运用教育智慧,巧妙处理矛盾,不但会“妙手回春”而且还会让学生对你“俯首称臣”。
通过阅读教育理论的书籍,坚持对教学的探索,不断的总结经验,反省自己的失误,才能形成自己独有且有效的教学风格,才能轻松自如的挥洒教坛,减少倦怠,让自己浮躁的心享受宁静的心灵之旅,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案例二:
挽救猪的性命不仅是《夏洛的网》故事的起因,而且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在故事中,此责任首先落在了小姑娘弗恩身上。在故事的开篇,小姑娘弗恩在早饭前得知爸爸将宰掉一头落脚猪。她质问爸爸:“小猪生下来小,它自己也没有办法,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给杀了吗?”作者借助小姑娘的问题表达了深邃的思想:爸爸被弗恩的真诚打动,他把这头猪交给她喂养。在小姑娘弗恩的关爱下,威尔伯一天天长大,最后不得不被安放在霍默舅舅家的谷仓里。在那里,小猪威尔伯向其它动物一样终于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生活实在很愉快,它开始安于农场的舒适。日子一天天过去,它也一天天肥胖起来,直到有一天,老羊告诉它,人之所以把它养肥,只是要等到合适的时候杀来做火腿。小猪未来的命运是成为圣诞节时的盘中大餐,这个悲凉的结果让威尔伯心惊胆寒。在大家的怂恿下,他盲目地进行了一次逃亡,但它毕竟是一只猪,结果当然是失败。他又被关回了猪圈,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威尔伯躺在烂泥里,闻着他熟悉而又喜爱的臭哄哄的味道,想着过去的幸福生活,想着迫在眉睫的悲惨结局,忍不住悲从中来,威尔伯哇哇大哭。“我不要死,我要活,我要活在这舒服的肥料堆上,和我所有的朋友在一起。我要呼吸美丽的空气,躺在美丽的太阳底下。” 就在威尔伯万念俱灰的一刹那间,从猪圈的黑暗中传来了一个清朗的声音:“你不会死,我救你”。这是夏洛的承诺,是夏洛对于生命的关注与热爱,更是夏洛为威尔伯无私付出的基奠。于是夏洛用它的网在猪棚中织出“王牌猪”、“朱克曼的名猪”等字样,那些被人类视为奇迹的字让威尔伯的命运整个逆转,终于得到了比赛的特别奖和一条勋带,因此被获准永远舒适地活下去,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就在这时,蜘蛛夏洛的力气基本耗尽。夏洛甚至没有力气爬到板条箱里。吐丝器里的丝也不足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因为就在它死之前,除了拯救威伯外,实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承诺以外,她也完成了一件自己的最重大的作品,一个水密的囊袋,里面安安稳稳地装着她的514个未来的儿女。威尔伯想尽办法把囊袋带回了农场,到了来年春天,小夏洛们一个个地破囊而出,乘风而去,但还是有三个小蜘蛛愿意留下来陪伴威伯,继续他们的母亲和威伯的友谊。夏洛的生命得以延续,生命的价值不朽。夏洛借助威尔伯实现了生命的超越。而威尔伯也信守诺言,守护夏洛的后代,终于摆脱了宿命,找到了自己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生命的意义夏洛在临终时对威尔伯说的那些话“??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不仅仅安抚了威尔伯,同时也震撼了无数读者。夏洛的这种高贵的品质,让人感动、让人敬佩。人活在世上,要考虑生命的意义,要提高自身的价值。学习夏洛,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付出。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具有这样不求回报的精神吗?每天当我们迎着朝阳迎接每一个天真的孩子来到我们的教室,那么对于孩子、家长的承诺便开始了。也许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聪明、好学的,就像一只出生健全的“小猪”,只要给他们适当的“养料”,他们便可以成长为我们想要的样子。但是有些孩子就像是那只“落脚猪”,或许他是偷懒的,不上进的,又或者他“毛病”众多,我们难道就应该像博恩的爸爸一样一棍子打死吗?当然不是,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更要有夏洛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帮助他。就像夏洛说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是啊,活着就该做有意义的事,而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好学生相信是每一个教师最大的愿望。
甲同学是这学期才转来的同学。不管是平时上课还是下课,他都紧紧的闭着嘴巴不愿意说话,他的妈妈告诉我说,孩子在老家都是说方言,很少用普通话,来到这边,很多同学都笑话他的方言听不懂,时间一长他也就不爱说话了。还有他接受能力有点慢,一般学的生字,其他同学一个晚上就记住了,而他却要记忆一个星期,有时候明明记住的,过了两天没有复习就又忘记了。了解这个情况以后,我开始对这个孩子格外关注起来。我把他想象成《夏洛的网》里面的那个“威尔伯”,而我就是“夏洛”,我要成为他的朋友。于是,我和他约定每天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帮助他额外补课,刚刚开始他还是不愿意和我说话,但是在了解我是真是愿意帮助他之后,他开始和我说话了,虽然还是方言,但是时不时也会有一两个字是普通话的。坚持了一个月后,有一次单元检测,小甲的语文终于得了60几分,他及格了!在听到他的分数后,同学们都惊讶的看着他,他坐直了身子,在他通红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在最初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相信每一个老师在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都会在自己的心里播撒爱的种子,但是长时间的繁杂事物和教学的压力,让我们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如果我们能坚持自己的初心,像夏洛承诺威尔伯那样一直坚持下去,永远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总有一天也会成为一只健壮的“小猪”。那该是一段多么美好的人生经历啊!
三、读书对我的启示
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自己的生命,而读书就是通达生命、体验生命的途径之一,其目的就是荡涤心灵,修身正心,达到洁净精微。“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让教师远离平庸,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读书可以提升精神素养,滋养教师的底蕴与灵气;读书可以重影教师的生命状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读书可以促进教师与大师对话,提升生活的层次。让我在悦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点评:夏金环老师从《窗边的小豆豆》和《夏洛的网》中获得诸多启迪,又将这种启迪娓娓述之笔端,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确实,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