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4/24 13:09:49阅读数:55作者:朱露
巧手拌出甜蜜蜜,水果捞里藏学问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 一(2)班劳动实践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四季水果的香甜,体验合作分享的快乐,一(2)班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缤纷水果捞"制作课。本次劳动课特别邀请了两位"家长助教",和班主任吕老师一起带领孩子们认识水果营养,学习安全使用工具,亲手制作健康甜品。
活动伊始,吕老师老师端出一个蒙着纱布的"神秘果篮",让孩子们通过触摸猜水果。"圆滚滚带刺的是——""菠萝蜜!""错啦,是榴莲!"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欢笑。当揭开纱布露出芒果、草莓、火龙果等五彩水果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哇"出声来。王老师趁机提问:"你们知道‘水果捞’为什么叫‘捞’吗?"看着孩子们困惑的眼神,她解释道:"因为要用勺子把水果从酸奶里捞起来吃呀!这个叫法来自广东,后来传遍全国。"说着还教大家用粤语说"hou2 sik6"(好吃),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
在认识工具环节,"家长助教"李妈妈和梁妈妈演示了儿童安全刀的使用方法:"小手要握刀柄,水果要按稳当,切的时候刀口永远朝外。"孩子们跟着比划动作,像一群严肃的小厨师。当材料组把酸奶、椰奶、奥利奥碎和洗净切块的水果分到各组时,不少孩子已经忍不住咽口水。
最令人期待的制作环节开始啦!王老师通过儿歌引导步骤:"一选二洗三切块,四倒酸奶五搅拌,六撒配料七分享。"孩子们两人一组配合,有的负责把香蕉切片,有的小心翼翼往碗里倒酸奶。刘同学同学发现火龙果把酸奶染成了粉红色,惊喜地大喊:"我的酸奶会变魔术!"家长们则穿梭在各组间,帮孩子们调整酸奶浓稠度,提醒大家水果要多样搭配。
作品展示时,每个小组成员轮流介绍创意。小熙的"彩虹塔"把水果按颜色分层堆放;明明的"小熊乐园"用蓝莓当眼睛,香蕉片做耳朵;还有组别出心裁撒上燕麦片,说是"给水果穿毛衣"。经过投票,班级评选出"最炫配色奖""最佳团队奖"和"卫生小标兵",每个孩子都获得了水果形状的贴纸奖励。
当香甜的气息弥漫整个教室,孩子们把第一勺水果捞喂给家长和老师时,这场劳动课有了最温暖的结尾。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食材搭配和工具使用,更懂得了"劳动成果要分享"的道理。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家长走进"东郊小厨房",让家校共育如水果捞般甜蜜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