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4/10 14:42:04阅读数:67作者:朱露
共探《牧场之国》教学,凝聚语文教研力量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语文备课组观摩活动纪实
4 月 9 日下午,东郊小镇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聚焦于《牧场之国》的精彩备课组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由杨彬彬老师主持,五年级的马星星老师担任主备人,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教学研讨盛宴。
活动伊始,主备人马星星老师有条不紊地开启备课内容的阐述。在 “教材分析” 环节,她深入剖析《牧场之国》的文本结构,指出这篇课文凭借生动细腻的笔触,将荷兰那独具特色的牧场风光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是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与审美素养的优质教学资源。马老师发言结束后,老师们积极参与讨论。有老师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教材分析基础上,应更明确地关联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使教学目标设定更具指向性。
在 “学情分析” 方面,马老师依据五年级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特点,精准洞察到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可能面临的挑战。她的分析引发了新一轮讨论,老师们纷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补充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特性。有老师提出,不同层次学生对荷兰异国风情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引导。
基于前两部分分析,马老师清晰明确地阐述了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扎实掌握生字新词的同时,更能深切体悟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针对教学目标,老师们各抒己见。有老师建议,目标设定可以更加细化,按照不同学习阶段和能力水平,制定可检测的子目标,以便更好地评估教学效果。
谈到 “教学重难点”,马老师着重强调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领悟 “真正的荷兰” 的内涵。结合自身班级学情,马老师指出高年级孩子在朗读方面与低、中年级存在明显差异。低、中年级学生往往敢于大声、勇敢地朗读,而高年级孩子逐渐变得羞涩,不太愿意主动开口朗读。就此,老师们展开热烈讨论。有的老师认为可以借鉴一些情境创设的方法,如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自然地开口朗读;还有老师建议设计小组朗读竞赛,以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进入 “教学过程” 展示,在课堂导入设想上,马老师原本有自己的构思。此时,老师们踊跃提出新想法。有老师提议,在导入环节可以出示荷兰牧场的视频,让学生看完后自己说说感受到的是怎样的荷兰。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且契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马老师认真听取了这些建议,表示会进一步斟酌完善。在后续精读、小组讨论及 “回味领悟‘真正的荷兰’” 等环节的展示中,老师们也不断提出优化建议,如在精读时增加更多互动提问,小组讨论中明确组长职责以提升讨论效率等。
马星星老师展示完毕后,全体语文老师又进行了一轮全面的交流。老师们纷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思考,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有的老师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荷兰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层内涵;有的老师则认为可以设计一些仿写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写作手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茅玲燕校长出席备课活动,认真听取老师们关于备课方式的讨论,针对老师们纠结备课是以整篇课文还是以课时为单位,她结合教学实际与研究经验,提出建议:应基于一课时来设置教学目标,为教学实践提供务实参考。
最后,教务处朱露主任对本次备课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点评。朱主任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成效,称赞老师们准备充分,讨论热烈,展现出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同时,朱主任也对后续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老师们能够在备课时要多结合课标,并将本次备课活动的成果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东郊小镇小学语文备课组观摩活动,为全体语文老师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优质平台。在对《牧场之国》的深入研讨中,老师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提升对教学的理解与认识。相信在这样浓厚的教研氛围的持续推动下,东郊小镇小学的语文教学定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迈向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