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5 16:58:22阅读数:450作者:朱露
“聚”集体智慧,“备”精彩课堂
——一二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12月5日下午,一二三年级组数学老师们相聚一起,聚焦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为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知,在课后爱上数学”共同努力。本次活动由苏平老师主备。
苏老师首先阐述了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图形与几何”领域里关于“图形与运动”的知识。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变化其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式,轴对称既是一类平面图形的性质特征,也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式。学生了解图形的运动,有利于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有益于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有助于感受和欣赏图形的美。学生通过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以及运用平移和旋转设计有趣的图案,能够体验图形之间的运动关系,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单元是小学数学第一次教学图形运动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三点要求:1.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2.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此之后,组内数学老师们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阐述自身对本单元教学的理解。肖老师提出本单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积极参与操作、推理、想象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的提高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审美意识的形成。
师老师指出,本单元对后续学习的作用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为四年级能够在方格纸上平移和旋转图形、将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提供必要的操作基础;二是为五年级研究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图形的转化提供必要的表达基础。因为在将多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图形时,需要用适当的数学语言去科学、精准地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而不是用口语化的方式表达。为此,需要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进行概括,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庞老师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经验教学简单图形的平移,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平移图形的感性经验,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要注意在具体情境中教学简单图形的旋转,使学生逐步体会图形旋转的特点。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学会操作并实践是孩子们从学习数学走向热爱数学的金钥匙。在本次集团备课中,每一位老师都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意图,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为让孩子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动手操作、提升数学学习热情不断努力。相信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都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为数学教学开拓一条崭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