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德育之窗>>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3/10/27 16:09:19阅读数:677作者:张培培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为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引导少年儿童知恩、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10月23日下午,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承办了江宁区“薪火相传——我们的节日·重阳节”现场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江宁区文明办、江宁区教育局主办,江宁区中小学德育共同体、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承办。
【主题升旗仪式 点燃爱之光】
本次重阳节活动正逢周一,在上午的升旗仪式上,学校特邀请晨光社区老党员丛蓉奶奶参与活动。孩子们对丛蓉奶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且为丛蓉奶奶献上了最真挚的节日祝福。二(7)班的学生还带了重阳节节目表演,表达了他们对老人的敬爱,暖意融融的升旗仪式为下午的主题活动注入爱之光。
【活动体验 激活爱之链】
下午一点,活动正式开始,各学校代表、学生家长、社区里的老人一同前往学校重阳节主题活动体验区,和孩子们共同感受重阳节习俗带来的乐趣。
色丝缠绕作香包,牢系衣襟百秽消。香囊又叫辟邪翁,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佩戴茱萸香囊的风俗,孩子们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制作出一个个散发着淡淡药香的香囊,送给前来参加活动的老人和各校的老师们。
笔墨书重阳,丹青绘孝心。孩子们有的用毛笔书写对长辈的祝福,有的用画笔描绘和长辈相处的温馨时刻。一幅幅作品传递着浓浓的祖孙情,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和关心。
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重阳糕又名“花糕”,糕和“高”谐音,有庆祝秋粮丰收、日子节节高的用意,是重阳节传统节令食品。孩子们体验了制作重阳糕的乐趣,和活动嘉宾们一起品尝亲手制作的重阳糕。
芙蓉金菊斗馨香,不是春光胜似春光。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巧妙搭配,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呈现在眼前。
活动现场,孩子们还带来了琵琶和古筝表演,悠扬的琴声中秋歌轻唱,红叶如枫……
在活动体验现场,此起彼伏的问候声和爷爷奶奶们爽朗的笑声,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喜悦,使现场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班会观摩 串联爱之行】
江宁区德育带头人、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夏金环老师执教班会课《“逛”重阳集市,承中华美德》。夏老师循循善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着学生走进传统节日重阳节。学生在品重阳糕、做茱萸香囊、赏菊花、喝菊花茶等重阳集市活动中,感受了重阳传统习俗的乐趣,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南京市优秀辅导员、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蒋梦淑老师执教班会课《以“爱”话重阳》。蒋老师在带领大家了解重阳节相关知识的同时,更是将“敬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贯穿课堂始终。课堂上,蒋老师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另外,通过观看视频及现场连线等手段,引导学生一步步去体会爷爷奶奶等老人们的辛苦付出,感受祖辈浓浓的爱意。学生在情景思辨中学会如何表达孝心,养成敬老行。
23
【节目汇演 传递爱之声】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师生、家长为现场嘉宾带来了情景剧表演《别爱的太迟》和老少同台朗诵《重阳抒怀》,孩子们动人的演出,老人们深情的朗诵,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演出,更是家校社共同育人的杰作。
【经验交流 共享实践精彩】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申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新城小学路雨心、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王霞、南京市觅秀街中学邱月四位老师分别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背景、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开展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成效“等多个方面对本校传统文化活动的整体开展情况进行了经验分享,为德育共同体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示范引路。
活动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区德育共同体麒麟片片长、江宁高级中学德育副校长张格波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他高度认可了本次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他希望希望学校要一如既往地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深度挖掘节日的内涵,带给孩子更丰富的节日体验。
常怀饮水思源之心,常怀敬老爱老之情。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此次重阳节的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文化习俗,了解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学会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老人的敬重,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继续发扬尊老爱幼的精神,做一名孝亲敬老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