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教学管理>>教学活动>>阅览文章

三尺讲台展风采,赛课磨砺竞芬芳——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开展教改背景下“新秀杯”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发布时间:2023/5/19 16:57:56阅读数:1192作者:朱露


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份教育帮扶的真情。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改成果,优化我校“真学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于2023年515日举办了第九届新秀杯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本次赛课根据抽签结果分为AB两组,每组5位老师。

image.png

真学课堂,学习之A组

第一节课是夏琪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课文《杨氏之子》。夏琪老师抓住文眼“聪惠”二字展开,通过逐字逐句引导学生瑞摩人物心理,理解人物语言背后的含义。一次对话,趣味十足。长者智慧幽默,幼者毫不怯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体委婉,令人惊叹。通过夏琪老师带领学生们细致地读、慢慢地品,让学生感受到杨氏之子的聪明和礼貌,从而对“聪惠”的真正解读更深一层。夏琪老师的这堂课,让我们重新领略了文言文语言不是枯燥无味的,是可以充满趣味和幽默的,需要我们去慢慢品味。

IMG_256

舒琪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认识面积》,舒老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设计了找一找、摸一摸、涂一涂、说一说等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经历“面—面的大小—面积”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比较中理解面的大小,充分地体验、感悟面积的含义,总结归纳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整堂课的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

IMG_3301

第三节课由张悦老师执教三年级的课文《整理文件》。张老师紧紧围绕信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在理解分类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出不同的分类方案。除此之外,张老师的课堂还与课程标准要求一一对应,能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生活中的分类整理,初步了解“分类”。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还借助了航天信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升华了课堂主题,在学生了解分类文件的基础上,也鼓励学生未来关注国家航天事业。在轻松生动的情境中充实学生思想,在实际高效的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IMG_3309

第四节课是由王予迪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歌曲《爱唱什么歌》。王老师在上课之初用小青蛙的叫声引出歌曲节拍,通过让学生聆听、模仿、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多维度的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也为下面的教学做了铺垫。在学唱时由单个音符引入,再到一句旋律,最后到一首歌曲,由点到面。在朗读歌词环节通过响板打击节奏,即会读了歌词也潜移默化的熟悉了歌曲的节奏,从而降低了歌曲的演唱单难度。为了激发学生学唱兴趣,王老师为两段歌词分别加入了“青蛙妈妈”的和声以及“小蜜蜂”的伴奏乐器让歌唱教学环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在最后的创编中,王老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创编,防止了盲目创编。整节课的各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IMG_3324

第五节课由杨逸然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课Unit 7《On the farm》(Story time)。这是一堂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英语课。杨老师的教学体现一个“活”字,注重利用实物、图片、声音、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探练和运用英语的情境。在教学过程,杨老师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歌曲、猜谜、游戏、表演等,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整节课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语言操练方式多样有效,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语言实践有机结合。学生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IMG_3344

IMG_3313

真学课堂,互动之B组

第一节课由吴思雯老师执教三年级的Unit7 On the farm(fun&cartoon time),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口语表达训练贯穿课堂始终。本课开始,利用有关主题的歌曲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在由制作自己的农场这一活动复习本单元的主要句型,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利用生动的课件、图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在多样化的训练中进行课堂学习,学习氛围轻松活泼。

IMG_3294

田格非老师通过各个环节实验活动的设计,从自发可视的实验到探索人体的发声器官,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探讨声音产生的原因。通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田格非老师的活动记录以及语言描述的引导采取了层层递进的方式。首先,采用画出钢尺运动轨迹的方式,直观性的记录,更能给学生的推理提供有力的证据,进而引导学生将声音的产生于运运动的方式相联系。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能够简洁明了的理解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不敌,同时帮助整合学生的实验现象,理清思路,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进而提出猜想的逻辑推理方法。其次,采取文字描述的记录方式,是在前面画出运动方式上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利用科学语言交流讨论的能力,并逐步靠近声音的产生的原因。最后综合几组实验记录,分析总结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实验原理。

IMG_3306

第三节课由赵文静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习作六《我学会了________》。赵老师让学生深入地回忆自己当时学会某种技能的过程:从尝试,遇到困难,寻找方法,再次努力,克服困难,态度的调整,最终学会。这不仅指导学生写出当时如何学习本领的动作、语言,还要写出自己学习的心路历程。课堂结尾引导学生按照评价标准互评作文,完善习作,从身边“小作家”的优秀作品学起。赵老师的课堂能够把握教学重难点,各板块教学较为清晰,帮助学生目标明确地完成习作。

IMG_3316

第四节课由黄亚晶老师执教五年级的新授课《圆的认识》。黄老师紧紧抓住了图形认识课的特征进行教学。课堂中,黄老师注重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圆”,紧接着安排学生在动手画圆、用圆片折一折,比一比等动手活动中丰富了对圆的认识,加深了对圆的特征的理解,最后又回归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考现实世界的能力。整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课堂的积极性高、也产生了很多思维碰撞的火花,正是由于种种认知冲突的碰撞,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让数学学习不停留于表面,让学习真正发生,让数学思考更加深入。

IMG_256

节课由吴浩老师执教三年级的体操项目中的《跪跳起》。吴老师紧紧抓住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将趣味游戏结合其中。并且能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集体练习密度和个人练习密度均达标。吴老师对于跪跳起的教学设计有简到难,层层递进,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场地器材的布置创新度和利用率较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BE81284D7C8125CBA7C156CE9C97A11

IMG_3308

本次赛课活动的开展,既为参赛教师创设了展示风采、提升自我的机会,也进一步深化了我校“真学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教为引,研为路,思为桥,践为证”,相信经历了这场精彩赛事的老师们,一定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在今后的课堂中努力发掘与钻研更丰富的教学生长点。愿教师们继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有梦想,能拼搏,敢担当,携手并进,在教育研究中一起向未来!


上一篇:借力名师促成长,凝心携手向未来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英语组教研活动
下一篇:淬炼基本功 青春展风采——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体育组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