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分校东郊小镇小学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特色教育>>体卫艺工作>>阅览文章

麒麟石刻文化与小学美术有机融合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承办南京市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2/22 9:24:26阅读数:672作者:祝倩


麒麟石刻文化与小学美术有机融合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承办南京市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不觉冬已尽,缓缓迎春归。 2月20日下午,以“麒麟石刻文化与小学美术有机融合”为主题的南京市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在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举行。南京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江苏省特级教师黄黎敏、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屹、江宁区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刘小康、南京市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邵慧敏、麒麟街道民生保障部副主任蒋丽、窦村石刻技艺保护人时家成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校长茅玲燕各区小学美术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IMG_256

活动伊始,麒麟街道民生保障部副主任蒋丽上台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提出将石刻文化和小学美术课堂有机融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mmexport1676978702979

课堂观摩篇

随后,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雍成云老师、陈爽老师、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李森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三节精彩的展示课。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成云老师执教的是祥瑞麒麟》由学校地处麒麟这一地名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随后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南京的麒麟石刻文化,激发学生传承石刻文化的热情。在这一文化背景下,雍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制作这尊历史悠久的麒麟,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加深了对石刻文化的认识。

IMG_3596IMG_3614IMG_3620

IMG_3643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李森老师执教的是石刻 石雕 石文化李老师由欣赏博物馆石刻作品导入,带领孩子走进石文化殿堂。接着,她引导学生对比我国古代著名石雕作品,了解相同物体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李老师相机拓展雕刻种类,引导学生了解石头相关知识,并通过灵璧石敲击乐器,实现了跨学科教学。李老师还从本土石刻、石雕作品延伸到周边城市及西方,强调石刻石雕作品既可以是微观雕刻也可以是宏观呈现,引导学生感受石刻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传承石刻艺术的热情。

IMG_4055

        mmexport1676978711910

       mmexport1676978718232

      IMG_4058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陈爽老师执教的是独具特色的石屋》陈老师由石头城的由来与窦村石头村的联系展开本课的教学,用小组展示研究成果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参与度。陈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在课堂中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引导学生探究石屋的特点、感受石屋的古朴沧桑之美,学会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制作石屋,唤起学生对古建筑的热爱。

IMG_3681

mmexport1676978722004

mmexport1676978725318

IMG_3686IMG_3691

讲座分享篇

三节展示课后,东郊小镇小学教务主任赵秋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麒麟石刻文化与小学美术融合的探索》。她以窦村石刻为例,展示了东郊小镇小学将麒麟街道本地的窦村石刻技艺融入到学校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实践。她提出我校通过这一系列课程与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走进石刻艺术、感受石刻文化,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图片1.png

随后,窦村石刻技艺保护人时家成上台发言给我们讲述了窦村历史以及窦村工匠精湛的技艺,呼吁大家保护和传承石刻文化。

mmexport1676978735873

沙龙活动

接着,上课老师以及相关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沙龙。张屹老师提出窦村石刻历史悠久,是六朝石刻的代表,是活的技艺传承,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窦村石刻技艺非常有价值与意义,我们要传承他们的工匠精神,也是一项重要的乡土文化资源。

图片2.png

黄黎敏老师与大家分享电影沙鸥的故事,其中有一句台词:“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这些石头了”。只有石头这样坚硬的石头,才能承载人类的抗争,承载着人类的进步。窦村的石头被埋没太久了,很久没有被人注意到,如果长久被人忽视下去,可能它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她表示东郊的孩子们是幸运的,拥有1600年的石刻文化。经过孩子们的努力创作,窦村的石刻真的像活了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

李娟老师认为作品可以保存下来。我们教师应当将特色资源与小学美术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李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建议:作为乡村学校,东郊小镇小学班级文化布置可以按照麒麟精神安排。

祖金明老师则表示教师应当将地域资源融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感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专家们接着针对本次观摩活动进行了评课,提出传承文化一是要拓宽石刻文化资源链接的宽度,要关注地方文化、历史、劳动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二是加深石刻文化研究的深度,渐进式培养学生学习,营造石刻文化知识迁移的环境,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三是除了校园活动以外还可以参与社会的文化活动,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文化审美应用到生活,服务于社会。

南京市教研员祖今明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他提出教师不仅要关注美术课堂教学,还要关注身边文化资源,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一名优秀的美育教育家。

茅玲燕校长最后的致辞。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美术教师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也让更多的人加深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

mmexport1676978742730

作品展览篇

此次展览作品涵盖了超轻黏土、陶泥、版画、石头画摄影、石刻模具等形式的作品。作品展现了学生对传统石刻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石刻文化的精神。本次展览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IMG_9883IMG_9885IMG_9953(20230220-183023)

思引路,智共享,教有法,研有得。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美术教师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和了解石刻文化,让优秀的非遗文化照亮东郊小镇小学美术课堂!


上一篇:春风送暖,运动迎新 ——记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2023年度冬季三项比赛
下一篇:童心向党,歌声嘹亮 ——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第九届校园合唱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