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德育之窗>>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1/4/28 15:54:56阅读数:1042作者:马星星
为了促进家校合作,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于2021年4月26日下午,组织开展了一次有关家校沟通主题的培训。本次培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即将召开的家长会为主题的专项讲座;二是四月份入户家访部分老师的家访故事分享。
首先是马星星老师就怎样成功地开好家长会,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进行了经验分享。马老师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妙招:一从战略上“藐视”,也就是说老师们在面对家长的时候不应该紧张,而应该清楚地知道会议的共同话题和目标——孩子。运用好孩子这个纽带,与家长平等地交流、对话,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二从战术上重视。教师的自信是建立在有准备的基础上的。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应当从战术上重视,要做到以下几点:1.准备充分。教师应详尽准确地掌握学生和家长的情况。2.内容丰富。家长会上老师们不仅要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更应该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包括孩子品德言行的进步、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等。3.形式多样。如果每次家长会都是一个模式,家长会不重视。因此家长会的形式不妨“创新”一下,不要拘泥于一种。4.当众表扬。不仅孩子喜欢表扬,成人也喜欢表扬。所以老师们不要吝啬表扬,不要不好意思表扬比你年长的家长。表扬会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三从情感上贴近。家长当然是爱孩子、关心孩子的,老师们也应该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爱并不比他们少,甚至超过他们。这样,家长自然就会支持我们的工作。
接着,王梦敏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家访过程中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小杰的故事,孩子沉默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家庭问题,家长已经竭尽全力了,那么怎么帮助学生提高,就不能再寄托在家长身上,而应该利用我们的关爱去鼓励孩子。还有一个是小伊的故事,孩子沉稳的表面下有一颗纯真的心,期待老师的表扬鼓励。不管是哪一类孩子,他们远不止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走进他们的家庭,我们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拉近我们和家长以及孩子们间的距离。
最后,黄文娟老师也向我们分享了自己家访过程中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他们班级中有一个孩子,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每况愈下,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老师多次与家长沟通,但情况不佳。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老师们多次家访,了解到孩子转变的原因,对家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慢慢让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这样的孩子明显是家庭的缩影,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及时沟通,才能更加的了解孩?,及时帮助到孩子。
对学生的培养和塑造从来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是关键一环,只有整合了家长力量,构建家校德育教育共同体,才能使学生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撰稿人:房惠
校对人:马星星、蒋梦淑
审核人:茅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