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9/4/18 12:16:08阅读数:1055作者:李林蔚
有时候回答不或许是一种好的开始
小吴同学,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身材小小的,瘦瘦的他,看上去很文静一小男生,相对于其他活泼好动的孩子,他并不是那么惹人注意,甚至存在感也有一点低。课上课后他总是少言寡语,偶然间你望向他一眼,他也会回以微笑,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在向班主任了解全班同学的时候,提及他,班主任也是寥寥几句话,这个孩子,有点慢热,性子很耐磨。后来让我关注到他的第一次,是他的几次高质量的作业,受到了我的高度评价。在四年级这个集体中,孩子的智力,情感,乃至肢体的控制力都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可是他写的东西,竟让你感觉,这一定是一个聪明,情感丰富,而且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毕竟在最初布置作业的时候,我没有把四年级孩子的作业布置的那么细致,简单的作业项目,很少有孩子能去体会其中的要求并完成得很让人满意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他做到了,每一处的格式,每一笔的字都让人赏心悦目,因此,我记住了这个小男生,也开始关注他。
在与他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处中,我持续被他的表现所惊讶。为什么他的微笑能从一个不懂的问候的代替举动变成了一个不失方寸,情感细腻的表达方式,他的格局意识,他的节奏感等等,在我关注到他的时候,都被无限的放大了。那一天课上,他的举动让我不由自主的喊起了他,我问了孩子们一个的问题,你是否喜欢英语?为什么?一些孩子由于本身就是英语课,也或许是想让我开心,都会大声地说喜欢。当然不排除也有部分同学是真的对英语很感兴趣。而小吴同学,在其他孩子举手表达完成后也举起了手,他坐的那般端正,于是我喊起了他,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他反问了我,老师,我可以说不喜欢吗?脸上依旧伴随着微笑,那一刻我的脑子飞速的运转,在其他孩子疑惑略带笑意的氛围下,我微笑地望着他并回答了他,我说可以,当然可以。然后他说我不喜欢英语。这种否定答案的出现,是发自内心对科目的讨厌还是对人的讨厌?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希望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在带着兴趣并且是在对的情况下去学习英语,就算基础再不好的同学,也是可以培养出一点兴趣的。我没有等到自己想明白,脱口而出的是对他的夸赞,我说你当然可以不喜欢英语,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可是不喜欢并不影响你去学习它对吧。再次对他施以微笑。他点了一下头,而后脸上只剩微笑。但此刻我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小孩子现在就不喜欢英语怎么办呢?不喜欢那他还能把英语学好吗?竟然他真的表达出来了他的不喜欢了。一系列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但在后面一段时间内的观察解决了我的这些疑惑,他的回答既不是对科目的否定,也不是对我的否定,也许只是那一瞬间遵循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很天真,很率直,把自己想说的话自然就表达出来了。这也正是孩子的可爱单纯之处。意外的是,说不喜欢英语的他开始越来越认真的对待英语,不管是课上还是课后,我都能看到他认真的小模样。课上总能看到他踊跃举起的小手,作业本上的字也是那样娟秀,是那样的发自内心的认真。对我的笑容也越来越发自内心。在英语这门学科上,他更是表现的异常优异,现在的小吴同学在班里每次的考试都能取得前三名的成绩。之前的不喜欢英语,也许是小吴同学对我的一个考验,考验我是否能够容得下标准之外的正确答案,考验我是否能够真正把一个发表观点的机会留给大家。
于是,我在闲暇之余,找小吴同学聊了聊。我故作神秘状,说道,小吴啊,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他有些小开心的说,问吧。我说你现在还喜欢英语吗?他并没有很快的回答我,而是想了很久,怯怯地说道,有一点点喜欢吧。但是看着他的表情,我已经明白了。他是喜欢英语的,只是还有些羞于表达。或许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喜欢,才会让他害羞。
渐渐地,小吴同学的性格也有了转变,他变得活跃了一些,下课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微笑地跟着我,也不讲话,但就是跟着你。时间久了,我便问道,你为什么老是跟着我呀,他笑眯眯地说,因为喜欢你呀。听到这句话的我内心也是欣喜的。这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对于不善表达的小吴同学是一种突破,将内心想法勇敢表达出来的一种突破。对我而言,是孩子对我的一种肯定,正因为有了这种喜欢的存在,才会让孩子真的用心去学这门课程,用心去感受其中的乐趣。从而获得理想的结果。
同样地,也因为关注了小吴同学,我也在它身上发现了很多其他的优点,比如他的节奏感很强,对音乐的感觉很棒,很有音乐天赋,所以在跟小吴同学闲聊的时候,我会问他你喜欢音乐吗,他说还好吧。但我觉得可能他的一点一点喜欢会有无限的潜能。
从小吴的事件中,我总结以下内容:对于孩子而言,交流的过程并不是你站在一个高度去俯视他们,也不是你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永远选择喜欢,有时候孩子们选择了不喜欢,但我们你所接收到的不一定是不喜欢。对孩子内心不同想法的肯定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所以承认孩子们的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肯定否定并行,这也未尝不是另一种双肯定的做法。
李林蔚
201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