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8/12/14 11:36:29阅读数:1020作者:史伟琴
学会表达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和人交流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显得格外重要。
从教以来,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低年级的孩子和同伴的交往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例如:自己被某位同学不小心碰到了或是某位同学在他的耳边大声说话,让他感到很不舒服。这样的小报告经常出现在我的耳边。一开始,作为老师我帮助这些同学去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但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让那些同学引起重视或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行为会别人感觉很不舒服。因而,此类小问题一直反复出现。而那些觉得不舒服的同学也一再告状。这样的现象,其实在班主任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情,每天接到的小报告会非常的多,特别是在低年龄段学生中出现。
今年是我带这个班的第二年,班级里的学生也从懵懂的一年级进入了相对而言比较成熟的二年级阶段,可是每天的小报告却依旧很多。作为班主任,对于同学和我反应的问题,我都高度重视。但据我的观察中,学生在反映过问题后,他又非常开心地和让他觉得不舒服的同学一起玩耍了。我开始以为他只是心大或是心里不在意这些小事,当时说出来就好了。可是在和家长的沟通中,我发现这类小事在这些同学看来:只要和老师说过,他们就认为应该让老师解决,自己却在和他人交往中闭而不提。一旦这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时,学生回去依旧会和家长抱怨。作为成人可能会不太理解。当你觉得和他在相处中感到不舒服,在老师和他说过后且没有改变,为什么你却依旧和他在一起玩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一些情况下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可能会更让对方接受或让对方引起重视。对此我在班级中开始渐渐地让学生自己去和同学沟通,例如A同学来反映他的同桌在课堂上书空汉字的时候,手的幅度比较大,滑到他的头部附近住,让他感觉很不舒服。这一次我没有直接找他的同桌沟通,而是和A同学说:“既然你觉得他的动作幅度过大让你感到不舒服,他就坐在你的旁边你。你可以在下课之后和她说一声,你不喜欢他这样的行为,能不能下次注意一点。”他答应会自己和同桌说。这天中午我特意找来了A同学询问,他是否和他的同桌沟通过了。A同学说已经沟通过了,他的同桌也开始注意。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是想法。可能我们在和学生说过,有问题直接找老师。其实这样的行为不是说不好,而是有的时候让孩子的表达得不到锻炼,尤其是在表达自己一些想法上。其实你在和他人的沟通中,也许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同学可能就注意到了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也能及时的得到了改正。有些小问题,学生可以自己解决,不必绕了一个大弯子。所以现在有孩子来和我报告,我一般都是让孩子先自己去和同学沟通,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我再出面。希望以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他人交流。
张茜
2018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