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8/2/23 12:44:43阅读数:937作者:史伟琴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主张“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这一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可以说是苏联教育思想的巨人,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感触颇多。真切感受到了教育大家的教育智慧,仿佛穿越了时空,接受了一场饕餮盛宴的洗礼。
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的辛酸苦辣,教师这一份工作因为教书育人的特殊属性,其中的滋味更是别具一番风味。半年的工作,感触较深的就是总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每天早晨一大早起床,匆匆来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期间不仅有各种教学任务,还会不断出现各种突发事件需要处理,下午学生放学后要赶快批改作业,准备明天的课程。最悠闲的一刻应该就是入睡前躺在床上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真是兵荒马乱的一天,教师、保姆、保洁、警察、侦探等等各种角色不停转换。每一天都渴望自己可以多出几个小时来,可是也深知这是不可能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寻到了解决的办法。一昼夜的时间只有24小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会合理使用时间呢?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热爱了,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浪费时间。其次是要多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要有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对职业的热爱这是工作的基础条件。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低年级语文老师,最担心的一件事件就是遇到一群让自己“头疼”的学生。这像一场无休止的战斗,教师们希望每一个学生可以更优秀,因此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收效甚微,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学生们也备受摧残,学不好,生活不好。仿佛这一切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睿智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句简单的话,让彷徨无数次的我开始思考:学生本就各具特色,各有差异,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孩子这真的是很过分的行为。尊重和呵护每一位学生,减少抱怨,试着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发现自己的兴趣,那么曾经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也许都会变成爱思考问题的学生。
王曼
2018年2月20日